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第二届阮义忠摄影人文奖揭晓 15组作品获奖

2018-5-31 09:22| 发布者:cphoto| 查看:1282| 评论:0|来自:新浪图片

摘要:△ 阮义忠伉俪与评委合影。(从左至右:魏壁、刘立宏、苏庆强、阮义忠、袁瑶瑶、鲍利辉、黄亚纪、严志刚、严明)2018年5月25日早上9点,第二届阮义忠摄影人文奖评审工作在苏州同里花间堂丽则女学举行。评委们经过两 ...
△ 阮义忠伉俪与评委合影。(从左至右:魏壁、刘立宏、苏庆强、阮义忠、袁瑶瑶、鲍利辉、黄亚纪、严志刚、严明)△ 阮义忠伉俪与评委合影。(从左至右:魏壁、刘立宏、苏庆强、阮义忠、袁瑶瑶、鲍利辉、黄亚纪、严志刚、严明)

2018年5月25日早上9点,第二届阮义忠摄影人文奖评审工作在苏州同里花间堂丽则女学举行。评委们经过两天的细致评选,从符合征稿要求的1047组作品中共评出15组获奖作品。

15组获奖作品将于2018年7月20日在谢子龙影像艺术馆(湖南省长沙岳麓区洋湖街道潇湘南路一段387号)进行首展。

15组获奖作品名单

(排名按姓氏首字母)

 

白  杉 《永珍》(组照30张)

从2004年末,父亲因病去世后至今,我给母亲拍摄了2万多张照片。今年要给她做一本摄影集——《永珍》,而书名,就来源她的名字:杨永珍。

郭听渔 《蚀》(组照26张)

《蚀》是失去与缺失,照片想直观阐述的是,工伤是确确实实地在那个场景、那个地域、那个时代出现过——照片上的光影是在那个真实的时间和地点留下的。

姜振庆 《高天厚土》(组照30张)

一个民族通过长期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是通过文化载体传承。

金向怡 《归来的流亡》(组照30张)

以电影叙事的方式展开,是我探讨离散与回归的一组摄影作品。

刘嵩 《大国中医》(组照30张)

曾经因为工作的压力和生活习惯的不当,我的身体有过一段时间的亚健康状态,让我从2011年开始关注中医,关注养生。并持续了7年的中医图片专题的拍摄。

卢承德 《世俗生活在南方(苏州记忆)》(组照30张)

老民居的拆迁和消失,而且使得留守在老房子里的老人们过去那种优雅、精致、淡定、崇文的传统生活方式也随之而在流失。

吕廷川  《华不注》 (组照22张)

在清代以前,华不注山是济南市区的第一名山。从2015年开始,这组照片历时三年多时间,以山体为背景记录了周围的变化。

牛红旗 《我的西海固》(组照30张)

我有我的西海固,非崇尚和造作贫乏。我认定,人生存的环境中,每样事物都有人文的深意:活着的印记,精神的标志、生命的形象。

王攀 《在人间》(组照29张)

在人间,有悲有喜有欢笑就有泪水,有炼狱也有甜蜜。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就在路旁、在街角,来自旅途,在不经意的一瞥之间。

王晴《从此他乡是故乡》(组照22张)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斯大林时期,向中国工农红军提供了军事支援,派遣俄罗斯红军进驻伊犁。一群年轻的女战士受命来到中国,他们离开家乡,刚刚二十出头。战争中,有些姑娘被炮火夺去了年轻的生命;有些姑娘收获了跨国爱情,却又被无情的战火摧毁。战争后······

王争平《把远方的远归还草原》(组照30张)

在内蒙古出生长大的摄影师,通过拍摄自己的家乡,表达在当今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诗意地表达对草原的情怀,记录了草原、城镇、人文、民俗的当代现状。

武靖力 《狗徒》(组照30张)

这些狗从被挑选的那一刻起,它们的一生就已经被定义好了——战斗至死。这组照片探讨动物的人性、人的动物性,是在一个交织着愉悦、刺激、悲悯和死亡的场景中进行的双向发散。

张东  《乡村· 彝人·印记》(组照30张)

地处西南边陲的凉山布拖阿都彝人,据险而居,靠山而居。在千百年来的部落社会的传统束缚下,至今仍保有原始、古朴、自然封闭而又神秘的阿都文化。

张立洁《月亮的孩子CiCi》 (组照29张)

在拍摄白化病患者Cici的过程中,身体是一个核心的元素,她所有的特别之处都来源于此。但Cici不是一个被动的被拍摄对象、一个普通的病人,而是一个想要自己主宰命运的女性。

张晓武《乡村娱乐》(组照30张)

摄影师通过对家乡乡村娱乐方式的视觉记录,试图探讨城市化进程中当下乡村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念。

终审与颁奖安排

15组获奖作品的最终评审,将于2018年9月15日在苏州同里花间堂举行。终审评委会由Bryn Campbell、阮义忠、陈丹青、吕楠组成。

第二届阮义忠摄影人文奖颁奖仪式将在9月16日举行,届时将揭晓前三名获奖作品,并分别授予获奖者10万元、5万元和3万元人民币(税前)奖金。

 

阮义忠的话

每当我的课上到尤金·史密斯的时候,我就很感慨。尤金·史密斯生前特别苦,去世时银行账户里只剩下19美金,但他却从没因为市场的潮流、生活的需要而改变、妥协,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他死后,受他感动和启发的人成立了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萨尔加多在得到这个奖的肯定之后,在摄影道路上的发挥更坚持,更持久,成就甚至超越尤金·史密斯。我就想,我一定要办一个“人文奖“,想让它成为东方的“人道主义摄影奖”。

发现与肯定,发现别人的好,把它传出去与更多人分享,这就是人文精神。我的摄影哲学就是,拿着相机去发现自己所欠缺的,去肯定别人的好,自己就会变得更好。一再想证明自己有多特别,只会越来越空虚,越来越没有方向。个人只是一个很小的单位,如果以自己为半径去画一个圆,生命范围是很窄的。以许多别的人当做自己的延伸,就能画出更大的圆,生命的宽度便会很广阔。这不只是我摄影的哲学,也是我生命的态度。

不管时代怎么变,我觉得有些东西不能变。换句话说,在这个大家都在求新求变的时候,正需要我们来思考有什么是不要变、不必变,不能变的!

 

七位评委对于“人文”的理解

从自我出发,从自己最内在的点去碰撞外在的人与事,去了解人的意义。

——黄亚纪

 

世界变得很快,通过摄影观察周围的事物,借助影像来看待这个世界、关怀这个世界。

——苏庆强

 

通过摄影去感知这个世界,并且能够找到一个熟悉的温情感。

——严志刚

 

照片要拍的好,不仅要有技巧,在整个拍摄上要有温度,有厚度。

——鲍利辉

 

通俗的讲“人文”就是人味儿,能留下来的人味儿。

——严明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人文的尺度,我心里的尺度就是,照片拍的不好没关系,没有法则也没关系,心一定要干净,拍自己想拍的情感的东西就好了。

——魏壁

 

真正的人文是有内涵的,有思考的,在社会学、人类学的支撑下带来的。

——刘立宏

 

评审现场

△ 阮义忠老师在评审现场△ 阮义忠老师在评审现场
△ 袁瑶瑶(阮义忠夫人)在评审现场△ 袁瑶瑶(阮义忠夫人)在评审现场
△ 评委严志刚老师△ 评委严志刚老师
△ 评委黄亚纪老师△ 评委黄亚纪老师
△ 评委刘立宏老师△ 评委刘立宏老师
△ 评委魏壁老师△ 评委魏壁老师
△ 评委苏庆强老师△ 评委苏庆强老师
△ 评委鲍利辉老师△ 评委鲍利辉老师
△ 评委严明老师△ 评委严明老师



特别感谢名单

人文奖终审评委:

Bryn Campbell 阮义忠 陈丹青 吕楠

人文奖初审评委:

苏庆强 黄亚纪 刘立宏 鲍利辉 严明 魏壁 严志刚

人文奖推荐委员会:

颜长江 毛小芳 陈小波 晋永权 崔波 秦伟 殷德俭 那日松 王保国 李楠 朱炯 李涛 唐浩武 傅拥军 木格 海杰 罗大卫 任悦 柴选 沈昭良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相关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10:25 , Processed in 0.072639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