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变成生活在此的人

2018-6-19 15:59| 发布者:cphoto| 查看:612| 评论:0|来自:网络

摘要:名人和普通人、白天和黑夜、建筑和风景、平静与喧闹、整齐与混沌……尽显这个伟大城市的复杂多样性。从厄威特幽默的镜头语言中可以感受到现代性、工业化、城市生活对人的影响。厄威特出生于法国巴黎,父母是有犹太血 ...


艾略特·厄威特摄影作品

艾略特·厄威特摄影作品

厄威特自己曾说,带着相机出门就像带着“安全毯”,“如果你没带相机,你就总会撞见特别的画面,或者你总会觉得自己见到了特别的画面。而如果你带上相机,遇到类似场景,就能随时记录下来。”

戈普尼克在前言中写道,厄威特观察的对象很多,不过他视生活高于一切。“当生活发生在纽约时,它似乎既可以从所处的街景中割离,同时又会让我们回想起它。它绝不仅仅属于这里,但它一直发生在这里。” 厄威特眼中的纽约,有时是粗糙的,有时是优雅的,但总是忠于生活的。他就像他最爱的拍摄对象——狗一样,带着好奇心徘徊于这个城市,抓住一个个“非决定性瞬间”,不猎奇,也不加批判,时常流露出幽默温情的一面。

玛丽莲·梦露,艾略特·厄威特摄影作品

在这里,我们能看到在熙攘的街头热情地演奏着手风琴的男人,身着精致的礼服挽着手认真跳舞的男孩女孩,倚在窗前回眸微笑的影星玛丽莲·梦露,胸前挂着“让女人的裙子过膝”的老人……在这些瞬间中,似乎包含着之前和之后的许多瞬间,包含着那个时代纽约的种种标志,更包含着组成那样的纽约的人们和生活。“和诗歌类似,艺术中的幽默通常以失败告终,因为笑话是基于一个故事在时间中的发展,而一幅画像诗歌一样,所描绘的时间很短。笑话是叙述性的,我们在画面中寻找的却是启示。”戈普尼克说,厄威特的视觉笑话可以带来由衷的欢乐,这可能是因为,像威尔弗雷德•希德(Wilfred Sheed)所写的,它们“考虑了世界的另外一种可能性”。

艾略特·厄威特摄影作品

艾略特·厄威特摄影作品

戈普尼克认为,如果将艾略特在纽约的摄影与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在巴黎时的作品进行学术性比较,会发现布列松对城市有同样的热爱和将城市的影像悄悄植入我们的想象中的天赋。“不过卡蒂埃-布列松是一位老城的诗人,一位永远属于古老文明的诗人,拥有深入骨髓的欧洲气质,向我们展示了人们转化为他们的城市和文明的必然性。而当厄威特在纽约时,这个城市就变成生活在此的人。”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曾经将纽约称作“三河之城”,本地人只能找到一东一西两条河,而他找到了第三条河。所有的艺术都源自这第三条河,在艺术家的脑海中流淌。厄威特的第三条纽约之河是潮湿的,激荡的,充满乐趣又让人奇妙地激动不已。它流入我们共同的爱的海洋。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14 01:24 , Processed in 0.01835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