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半岛记者 黄靖斐 中秋节当天,青岛邮电博物馆熙熙攘攘,不少市民在二楼“孙基亮青岛美庐——建筑细部摄影展”前驻足。本次邮博展出的40余件作品,来自于孙基亮跑遍青岛拍下的无数摄影作品之精华。78岁的孙基亮,曾从事38年的美术图案设计工作,研究青岛的老建筑和人文历史,经常身背相机,徜徉在老城区,将精美的建筑收进他的镜头。 孙基亮透露,他年轻时就喜欢拍照,还曾做过20年的日语教师和翻译,2003年在“求实职业技术学院”任教时,他拍了很多青岛的建筑、风景照片投给校报,“学生大都来自外地,拍青岛的照片,也是想让他们认识青岛”,这也是孙基亮拍摄青岛建筑的初衷。 近年他又开始研究青岛的老建筑和人文历史,经常身背相机,徜徉在老城区,将精美的建筑收进他的镜头。经过数十年的美术设计生涯,养成了他独特的审美角度,通过精心细致地观察,发现诸多鲜为人知的建筑细部之美。如他在照片《朴素的德国平房》里这样描述:“与总督府庞然大物相比,这座德国平房,更具田园风光,适合居住,仿佛一位农村少女,朴素而雅静,风中摇曳,安静如画。”对迎宾馆墙头的一块装饰,孙基亮这样的解释:“威廉·莫里斯的装饰,迎宾馆楼顶的装饰面,左右各有三朵白玫瑰花,变形装饰图案,典型莫里斯风格。”而威廉·莫里斯是19世纪英国著名设计师。 毕竟78岁,孙基亮在拍摄时也遇到不少困难,“很多人拍摄青岛建筑,仅仅是记录,拍的多是全景,我拍摄的细节,需要到处找角度。比如拍摄迎宾馆,我是跑到东方饭店二十多层的楼上拍的。”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7-2 15:05 , Processed in 0.070285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