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影展回顾 | 法国摄影历史收藏展(1845--1995)Ⅰ

2018-11-1 09:55| 发布者:cphoto| 查看:2527| 评论:0|来自:深圳国际摄影周

摘要:为何是法国?又到了金秋十月,又一次迎来了“深圳国际摄影周“,第一届我们选择了美国;第二届我们选择了德国;这一次,我们选择了法国。为何是法国?因为,法国是摄影的故乡,1939年,法国人达盖尔先生宣布了一个伟 ...


艾略特·厄威特,1949,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艾略特·厄威特 (Elliott Erwitt,1928-)

人文纪实摄影师。

1928年,艾略特·厄威特生于法国巴黎,父母是俄罗斯人。童年时代在意大利米兰度过,11岁时随家迁居美国。青少年时期受好莱坞的影响,让厄威特对摄影产生了兴趣,并曾在一家商业暗房机构工作,后来在洛杉矶城市学院学习摄影。

1949年厄威特移居纽约期间,结识了爱德华·斯泰肯、罗伯特·卡帕及前农业安全管理局局长罗伊·斯特莱克(Roy Stryker)。斯特莱克最初聘请厄威特为标准石油公司工作,随后委托他一个拍摄匹兹堡市的项目。

1953年,厄威特在罗伯特·卡帕的邀请下加入了玛格南图⽚社,并在1960年代末担任过三年总裁职位。

此外,厄威特还拍摄过几部著名的纪录片和18部喜剧电影。厄威特的作品取材于日常生活,以敏锐的观察力及善意的嘲讽著称,具有醇厚的人文关怀特质。


罗伯特·卡帕,1951,毕加索和弗朗索瓦。


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1913-1954)

战地摄影师,玛格南图片社联合创始人,有“20世纪最伟大的战地摄影师”之称。

1913年,罗伯特·卡帕⽣于奥匈帝国时期布达佩斯一个犹太家庭,原名安德烈·弗里德曼(André Friedmann)。青少年时期因政治因素被迫离开家乡去德国求学,后因纳粹德国的排犹移居法国。

在法国期间,为了更有利于照⽚的销售,他与当时的恋人葛尔达·波赫利拉(Gerta Pohorylle)共同打造了一个“著名美国摄影师”的身份:罗伯特·卡帕。之所以叫“卡帕”,是因为这既是他儿时的绰号(意指鲨鱼),也是为了向他喜欢的电影导演弗兰克·卡普拉(Frank Capra)致敬。

卡帕以非凡的勇气与热忱参与报道过5场发生于20世纪的主要战争:包括⻄班⽛内战、中国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第一次中东战争以及第一次印支战争。二战期间,卡帕跟随美国军队报道了北非及意大利的军事行动,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战斗最为激烈的奥马哈海滩,卡帕是其中唯一名平民摄影师。

而最早为卡帕赢得盛誉的,是一张拍摄于西班牙内战时期的照片。在卡帕的镜头里,一名士兵饮弹后正仰身倒下。这也最精准地阐释了卡帕流传最广的名言:“如果你的照不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

1947年,他和布列松等几个好友一同在巴黎创立了著名的玛格南图⽚社,成立了全球第一家自由摄影师的合作组织。

1954年5⽉月25日,卡帕在越南采访第一次印支战争时,为拍照误入雷区踩中地雷身亡。当日,美国各大晚报都登出卡帕的死讯,次日《每日新闻》用大标题报道“关于卡帕之死”,纽约各地电视台、电台和时报也以极大篇幅刊登报道,一致赞扬他是一位最为勇敢的战地摄影师。


罗伯特·杜瓦诺,1951

毕加索与情人弗朗索瓦•吉洛特及儿子克劳德在海边。


罗伯特·杜瓦诺,1960,面包。


罗伯特·杜瓦诺(Robert Doisneau, 1912 – 1994)

人文纪实摄影师,以拍摄巴黎日常生活的影像著称。

罗伯特·杜瓦诺1912年生于法国的让蒂伊。父母早逝,由其姨抚养成人。杜瓦诺在13岁入读巴黎埃斯提那艺术与设计学院,1929年毕业,取得雕刻与平板印刷的文凭。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触艺术,学习了绘画人物及静物的课程。杜瓦诺随后进入了广告行业,后来曾就雷诺汽车厂任职,担任广告摄影师。1939年加入Rapho摄影图片社。

杜瓦诺一生只以巴黎为创作基地,在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捕捉风趣温情的瞬间。对此,杜瓦诺的说法是:“我并不是在拍摄生活的本来面目,我拍的是我所希望的生活。”

他最为人知的作品是1950年发表的一张照片,名为:《市政厅前之吻》。


吕西安·克莱格,1955,毕加索。


吕西安·克莱格(Lucien Clergue,1934-2014)

著名摄影师,阿尔勒国际摄影节创办人之一 ,第一位荣膺法兰西艺术院院士的摄影人。

吕西安•克莱格于1934年出生于法国南部小城阿尔勒。少时学习小提琴的经历启蒙了他对艺术的兴趣。13岁时母亲送了他一部老相机作生日礼物,这似乎也在冥冥之中注定了他与摄影产生的缘份。

克莱格在艺术道路上的茁壮成长,在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曾真诚地给予他教诲与帮助的⼤师们,比如作家让-玛莉·马格南(Jean Marie Magnan),画家安德烈·马尔尚(André Marchand), 还有19岁那年他以毛遂自荐的方式认识并成为终生挚友的毕加索,以及经由毕加索认识的名导演让·科克托等等。

1968年他与作家米歇尔•图尼埃(Michel Tournier)、历史学家让-毛里斯•鲁盖特(Jean-Maurice Rouquett)共同倡议创办阿尔勒国际摄影节,至今仍是欧洲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摄影节。他也是首位荣膺法兰西艺术院院士的摄影师,并在2013年担任法兰西艺术院主席。

终其一生,克莱格都在致力于确立摄影作为一个独立艺术门类的地位。他促成阿尔勒的勒杜博物馆在1965年成立摄影部,这也让其成为法国第⼀家同意展示且收藏摄影作品的艺术博物馆。在摄影教育方面,他努力推动阿尔勒国家摄影学院在1982年成立,这是法国第一家国家级别的摄影学院,他本人也在那里任教至1999年。


明胶银盐工艺(Gelatin Silver Process)

应用时期:1874年 — 至今

工艺简介:

商用的明胶银盐相纸最早于1874年出现。随着相纸工艺的不断改进,明胶银盐工艺逐渐发展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影像制作方式。

明胶银盐工艺是基于卤化银光敏性的成像方方法。既可以用于接触印相,也可以用于放大。

制作简介:

第一步:相纸曝光

使用一台放大机,将底片投射到明胶银盐相纸上并让其感光,生成潜像。

第二步:后期处理

对明胶银盐相纸作显影、停显及定影处理,然后充分水洗、晾干即可。



 铂金工艺(Platinotype)


维利·罗尼,1949,玛丽·安妮。


摄影师维利·罗尼自述:

我们在戈尔德有一间小石屋。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正在修理阁楼。 我需要一把铲子,于是我从阁楼下来,看见玛丽-安妮正赤身站在锡盆前清洗自己。“别动,”我喊道。我用满是石膏的手把禄来相机抓过来拍了四张。最后选了第二张。

历时两分钟。奇迹是存在的,我经历到了。 冲洗那个胶卷时我感到前所未有的焦虑。 我觉得,如果这张影像在技术上和美学上都是好的,那将是我生命中的一个重要时刻,一个在超凡诗意里的平凡时刻。”


铂金工艺(Platinotype)

应用时期:1873年—1910s, 1960s — 至今

工艺简介:

铂金工艺诞生于1873年,发明⼈是英国的威廉·威利斯(William Willis)。

铂金影像具有层次细腻、质感独特以及恒久保存等特性,享有“影像之王”的美誉。

一战期间,铂金因被用于高爆炸药的催化剂而被英国政府禁止其用于摄影。 战后这种需要大幅底片才能制作的影像工艺,因小画幅相机及明胶银盐相纸的日益流行而息微。

在1960年代末,铂金工艺开始复兴,很多摄影大师如欧文·佩恩,细江因公等,纷纷将自己的代表作制作成铂金影像。随着现代数字技术的日益成熟,如今,用手机拍摄的照片也可以制作出一张近乎完美的铂金影像。

制作简介:

第一步:涂布

将含有铂盐的感光液涂布在一张纯绵美术纸上。

第⼆步:紫外线曝光

将底片(大画幅底片或数字底片)置于该美术纸上,在紫外线下曝光。

第三步:后期处理理

曝光后经过显影、清除、充分水洗及晾干等步骤,即可得到一张铂金影像。



深  圳  美  术  馆

《法国摄影历史收藏展1845 — 1995》展览厅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7-1 12:06 , Processed in 0.072531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