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是否可以这么认为,你的这些照片都是根据你自己的惰感反应而来,它们不体现某种评价? 答:有人说,对于亲密的友人,我的最大特点是,对发生在自己与人们面前的事情有一种全面接受的力量。对发生在眼前的一切,我不把自己的眼睛避开,也不作任何修改,只把这个人与他所在的场所一起如实地通过镜头接受下来。对我来说,这要比粉饰来得更具有吸引力。也许,与西方人对待事物的方式相比的话,这可以说是更为东方化的方式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的摄影也可以说是东方式的。 问:你在你的作品集《性依赖的叙事曲》的序文中说,相对于用文字写成的日记,你自己的摄影作品则是一种"视觉日记"。请问对你来说,这两种日记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我现在还是有着一种要把所有事情记住的强烈愿望,因此,不管是"日记"还是"视觉日记"都是来自于这一愿望的东西。我抱有一种类似于信念的想法,认为只要有了记录,不管是人还是物,就什么东西也不会失去了。这些年来,我每天都在记日记,一天不记,就有一种若有所失的感觉。但内容却是非常枯燥的,因为那是非常自我中心的东西。当然那只是写给自己的东西,根本没有想过要公开的。因此,与其说是作为记录保留的,还不如说是在那个时候向自己诉说的东西。对我来说,这就是文字写作的日记。而"视觉日记",则是一种保留记录的意识在起着更强的作用。老实说,那都是自己有一种冲动才拍摄下来的。也许可以这么说,如果自己内心有什么感受却隐忍不发的话,那对身体不好,因此,我是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才拍摄的。我想,不要先去考虑什么,先把照片拍下来再说。以后再加上什么理由也可以。拍摄是前提,并不是有什么话要说。 ∧Rise and Monty Kissing, New York City, 1980 ∧Trixie on the Cot, New York City, 1979 ∧Nan on Brian’s Lap, Nan’s Birthday, New York City, 1981 ∧David and Butch Crying at Tin Pan Alley, New York City, 1981 ∧The Hug, New York City, 1980 ∧Philippe H. and Suzanne Kissing at Euthanasia, New York City, 1981 ∧Yogo in the Mirror, Bangkok, Second Tip bar, 1992 68.6 × 100.3 cm ∧David H. looking down, Zurich, 1998 101.6 × 76.2 cm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2 16:17 , Processed in 0.01698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