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尖渔村的风里,漫着一股海腥味。 初到渔村的人下了车,都会不由自主的吸一吸鼻子,然后大发感慨,“嗯,大海就是这个味道啊!”其实在逛完之后才知道这里离真正的广阔大海还有很远,闻到的所谓海的味道,其实是村民们晾晒虾皮虾酱和装卸海产留下的气味痕迹。 ![]() ![]() ![]() ![]() ![]() 村子里最宽的那条主街道,只能容得下两车交错,笔直的通向那个简陋的码头。路的两旁,简陋的门头和招牌下摆放晾晒着带有浓重海腥的干货,还有用来盐制虾酱的大缸。 ![]() ![]() ![]() ![]() ![]() 码头上的渔船三三两两卧在河滩上,船舷上泛白的盐渍和锈迹斑斑的锚钩似乎在诉说着,它们曾经在海上乘风破浪的故事。 ![]() ![]() ![]() ![]() ![]() ![]() 远处,一个老汉正在修理着破旧的老船,咚咚的敲击伴着船头呼啦啦的彩旗声,演奏着渔村独有的音乐。那双布满老茧饱经沧桑的手抚摸着船身,就像划过皮肤一般而小心翼翼。 老船,是渔民的魂。 ![]() ![]() ![]() ![]() 补网的妇女头裹着围巾,红的黄的粉的蓝的,点缀着这荒芜盐碱地上的村落,家长里短的闲唠夹杂着几句方言笑骂,补网的梭针上下翻飞,手上的营生并不耽误。 ![]() ![]() ![]() ![]() ![]() ![]() ![]() 来过这里的人都会说,岔尖渔村真小,因为你不经意间就会村子草丛中角落里踢出一个小小的贝壳或者鱼骨,告诉你这是个小小的渔村;也有人会说,岔尖渔村很大,因为在村子里的街道上运送海产的外地牌照车辆总是匆匆路过,把渔村的味道散向各地。 ![]() ![]() ![]() ![]() ![]() 岔尖渔村,它就在那里,在宽广泛白的盐碱地上,如同顽强坚韧的红荆条一样,坚守着大海的记忆。 ![]()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11-10 18:10 , Processed in 0.01839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