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主席车队驶离机场前往金奈市区的途中,许多当地学生和群众簇拥在街道两旁,挥舞中印两国国旗,手举习主席和莫迪总理照片,欢迎中国宾客。 △沿途欢迎的人群。(央视记者杨立峰、张宇、刘苏拍摄) 《时政新闻眼》留意到,就在习主席乘专机抵达金奈后,莫迪总理在他的社交媒体账号先后用英文、泰米尔语、中文发出问候语——“欢迎来印度,习近平主席!” △这是莫迪中文问候的截图。(国广记者蔡靖骉、廖继勇供图) △金奈一所学校约2000名学生摆出“习近平”的汉字,并用黄色字体在空地上写着“HEARTY WELCOME”(热烈欢迎)。他们以这种特别的方式欢迎习主席访问印度。 古寺庙群迎来贵宾 莫迪总理亲自讲解 当天下午,习近平主席在莫迪总理陪同下,来到距离金奈市区50多公里的马哈巴利普拉姆,参观这里著名的古寺庙群。 △古寺庙遗址前挂上了中印两国国旗。(央视记者张宇拍摄) △习主席来访的头一天,小镇正在搭设迎接的拱门。 马哈巴利普拉姆古寺庙群建于公元7至8世纪,是印度文化遗产和建筑的杰出代表,见证了中印两国跨越十几个世纪的文明交流和悠久的历史联系。这一古寺庙群由阿周那石雕、五战车神庙、海岸神庙等古迹组成。莫迪陪同习近平一一参观,并亲自做讲解。 阿周那石雕周围还有瓦拉哈石窟神庙、象鼻神战车神庙、克里希纳巨石等多处古迹。这里也是习主席当天首先参观的地方。 △阿周那石雕是在一块15米宽、30米长的岩石上雕刻而成,完成于7世纪中期,是印度最大的浮雕。(央视记者马亚阳拍摄) △瓦拉哈石窟神庙是典型的印度石刻建筑,分为柱厅和圣室两部分。 △象鼻神战车神庙。神庙供奉的是印度教智慧和财富之神——象鼻神。完成于7世纪晚期,是典型的印度整块石刻建筑。(央视记者马亚阳拍摄) △克里希纳巨石位于阿周那石雕附近的堤岸,高约6米,直径约5米,重约250吨。(央视记者马亚阳拍摄) △从外表看,它似乎随时会滚下来,但其实中间有柱与地基相连。1908年,人们试图用7头大象搬动巨石,但未能成功。(央视记者王哈男拍摄)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14 22:11 , Processed in 0.072215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