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摄影的距离

2020-1-7 11:47| 发布者: cphoto| 查看: 1930| 评论: 0|来自: 释藤的博客

摘要: 此文已经发表于《人民摄影报》专栏 暑热的天,在工作室看白杉发给我的一些作品,这几本书都是限量版的,其中《永珍》这本书是他送给自己母亲的礼物,拍摄的对象就是母亲杨永珍,看着看着竟然让我热泪盈眶。 记得 ...
此文已经发表于《人民摄影报》专栏

      暑热的天,在工作室看白杉发给我的一些作品,这几本书都是限量版的,其中《永珍》这本书是他送给自己母亲的礼物,拍摄的对象就是母亲杨永珍,看着看着竟然让我热泪盈眶。

      记得五月底,我们一帮人在莫干山,第一期驻地快结束的那个晚上,白杉分享了他自己做的书,其中最打动我的便是他拍摄母亲的这本书。

      其实这是白杉自己编辑,并用心做的摄影书,白杉说自父親2004年去世後,母親成了自己鏡頭裏的主角。白杉從十五年來拍攝的圖片中,結合母親的十幾本日記的文字摘錄,形成了一個新的敘述結構。以母親的日記為主線,以她的視角,對丈夫的絮絮叨叨的訴說中,娓娓道來地講述了家裡的變化……這是白杉的第三本攝影書,也是母親楊永珍的第一本文字書。

      记得那天晚上的分享,我在总结的时候有点哽咽,我很感动于作者对母亲的这份情感,其中夹杂了许多复杂的情绪,我想他一定很爱他的母亲,所以谈到母亲的时候,语速总是特别缓慢。其实作为子女,我也拿相机,但是我却很少拍摄母亲,偶尔遇到特别的场景可能拍几张,其余的时间都是把镜头对准陌生的人更多。

      摄影是很私人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对亲人的拍摄,更需要一些勇气和坚持,我想能够坚持拍摄身边的亲人十几年,是很难得的。人这一生能够有多少个十几年,更何况是身边熟悉的人,因为按常理熟悉的人总是最容易被忽略掉,所幸白杉没有,他虽然时常离家在外,但是却始终把镜头对准母亲,记录她的言行举止,甚至把母亲的日记里内容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表述方式。

      南·戈尔丁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对我来说,拍摄照片是触摸、须抚我眼前的这个人的一种行为。是我自己特有的表达我的敬意的一种方式。照相机在那时候就是我的眼睛与手。”她所谓的触摸,须抚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对拍摄对象的一种深度的感知,这种渗透情感的观察和表达,才让摄影具有更动人的语言。白杉对母亲的拍摄很缓慢,从影像里母亲的穿着打扮,以及季节和状态的变化,我们能够感受到这种时间流逝的痕迹。而且他的拍摄很平和,没有过多的修饰和讲究,无非是母亲的一些日常琐碎,围绕母亲的本身进行,视角普通,但是却朴实无华,充满温度。

      照片是刻录时光最好的方式,反复出现的日常在这里变的更为具体,而作为母亲身份的永珍这个个体也变的更为丰满和清晰。白杉用母亲的日记作为串联的主线,把母亲的唠叨,自言自语以及对孩子,对父亲说的话都放到了这本书里去,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中年妇女在丧失了丈夫这个作为家庭的顶梁柱之后内心的无助和彷徨,那种对生活的隐忍,悲苦,伤痛以及为了孩子而恪守的清贫,坚毅,都在摄影书里表现无疑。

      所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看到的不仅仅是母亲这个特定身份的简单记录,而是一种内心的独白,一份对现实生活的剖析,看之被无形之中深深拽住,掩卷深思。

      在现实生活当中,母亲这个身份总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孩子对母亲的感情往往最深厚,白杉敢于如此深刻地走进母亲的内心,在翻阅母亲的日记里去感知母亲的悲喜交集,感知母亲生活中的不易,其实也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在母亲的日记里,白杉看到母亲不止一次地想到了自杀,想到了死,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很震惊,很可怕的事情。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大多时候都忽略了母亲的个人情感和体验,如果没有拿起相机,或许白杉也没有机会这样零距离地感受自己的母亲,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而言,相机起到了一种桥梁纽带的作用。这种微妙的发酵,让其影像变的十分敏感而真诚,一方面他不忍触摸这份伤痛,一方面却也因为对母亲的了解加深从而对母亲的感情有了进一步的升华。

      记得2018年看过高山拍的一组照片《第八天》,也是拍摄自己的母亲,不过和白杉不同的是高山拍摄的是自己和母亲的关系,因为他是被领养的孩子,所以影像成为了探索自我身份和认知的一种方式,他通过和母亲的亲密接触,通过这种超乎寻常的表达手法和影像语言,让母亲通过另外一种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他的作品因此也在业界引起了颇大的反响,褒贬不一。其实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孩子都是爱自己的母亲的,只是每个人表达的方式不同,白杉这种用第一人称和叙述性的表达显得更为温婉,高山的这种近乎偏执的影像则让爱变的更锐利一些。

      面对生命,摄影其实很轻,如果能够用影像刻录一些经历,一些成长的悲喜,或许也是摄影的价值所在之一。白杉在这里没有过多地描述对母亲的爱,但是从母亲的字里行间我们却可以看到一个受中国传统观念颇深的妇女,那种隐忍和爱,那种对生活不放弃并坚持行走在苦难之路的复杂之情,这种情感是值得所有人敬重的品格。

      摄影最难表现的也是情感,白杉对母亲的拍摄虽然是私密的,但却又是开放的,因为他的影像让更多的人可以触摸到他眼里心里的母亲形象。而通过母亲的文字,我们又看到了一个艺术家眼里不一样的母亲,这种双重艺术手法的表现形式,让这本书变的更为耐人寻味。

      白杉说:拍照就是參與一件事(人)的死、脆弱與無常。正是通過這一瞬間,並將其凍結的方法,所有照片證證明了時間的無情溶解。我想他对母亲的描写,是很勇敢的一种面对,在时间里见证了母亲的衰老,那种对死亡的无奈,对父亲的思念等等,其实是一次次地剖开又缝合,这种伤痛唯独参与期间的人能够明白。

      正如白杉问自己:我为什么不给母亲做一本摄影书呢,她值得被书写啊。是的,母亲的一生本来就是一本书,而且是一本我们无法完整记录的书,这本书的厚重和经历,哪里是用影像就能够完全叙述的,摄影只是记录了一种表象,更多的内涵唯独母亲自己才能够体会的到。就像生命只有一次,唯有珍惜,珍惜当下,才能够活的更从容。

      感谢白杉,让我对母亲这个身份有了新的认识和重新定义的机会,或许某一天我也拿起了相机开始拍摄母亲,那么相信我也会更贴近母亲,更多一些机会去了解母亲。

      所以摄影的距离,就是你走进自己的距离,你的心真正打开了,你的摄影也就鲜活了。











123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2 23:18 , Processed in 0.300348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