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光辉: 那年我在法国的摄影展览 图文 |谢光辉 2004年,法国里尔市摘得“欧洲文化之都”的桂冠,随之推出了诗歌、音乐、绘画、摄影等一系列国际化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两年后,我作为首位受邀请的外国摄影家,在图尔宽的“爱午黑收容所”展览馆,举办谢光辉《相遇》摄影作品展,那是一幢古老的哥特式教堂建筑,1260年开始接纳穷人、流浪汉和朝圣者。事过境迁,现在变成了一个接纳艺术家的场所。实际上,艺术家与流浪汉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向往自由,只是精神层面略有不同。我展出的《撞车》、《屈膝之后》、《长凳上的恋人》、《急诊》、《三烟客》、《破碎的家庭》、《夫妻》、《撑》等60幅黑白照片,大多反映杭州百姓的日常生活。展览取名《相遇》,本意是我与擦肩而过的被摄者在不同年代的相遇,往大的讲是中法文化的相遇。法国有深厚的人文关怀传统,这次展览也可看作是一次远赴“欧洲文化之都”的朝圣。 ![]() ![]() ![]() ![]() ![]() ![]() ![]() ![]() ![]() ![]() ![]() ![]() 德兰瓦·米塞尔·法兰爽市长在开幕式上致辞后,负责展览的塞罗蒙先生率先走过来跟我握手道贺,他50多岁,高个子,眼睛鼓鼓的向外突出,戴一副黑色细边圆框眼镜,气质样子都有点像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那个男演员。塞罗蒙先生学绘画出身,喜欢摄影,他没到过中国,但对中国很感兴趣,问这些照片是最近拍的?我说,大多是一二十年前拍的。他表情略有一丝失望,像是错过了今晚最后一趟回巴黎的列车。塞罗蒙先生微微仰头神色高傲地扫视了一下由他亲手布置的展览,告诉我,法国摄影师马克·里布初出道时在这里举办过摄影展览。我说:马克·里布——中国摄影师非常熟悉,他到过中国很多地方,拍了不少图片,出版过摄影画册,对中国纪实摄影产生很大影响。他听了很认真,不时点头。 《相遇》摄影展结束,我为第二年在法国举办《一个中国摄影师眼中的法国》展览进行20天的拍摄。策展人瓦莱利·杜尼奥小姐问我,如果想拍摄学校、艺术馆、政府机构......需要提前申请预约。我说:不必,我街拍就行。瓦莱利·杜尼奥小姐笑了,如释重负似的耸耸肩说:好吧,我请你喝一杯!坐在咖啡馆临窗的位置,学过芭蕾舞的瓦莱利·杜尼奥小姐,身材窈窕,举止优雅,她提醒道:拍摄儿童须征得大人同意。不要随便拍摄残疾人,除非本人愿意。 ![]() ![]() ![]() ![]() ![]() ![]() ![]() 有一天,我在里尔唐人街拍摄,忽然二十多名戴头盔开摩托车的警察蜂拥而来,在一家华人开的龙宫大酒店门口停下,封锁道路,要捣毁龙宫抓捕黑帮?气氛紧张,行人纷纷绕道避让。我迎上去拍了几张,立刻有位警察冲过来制止,他一手扶着腰间配枪,另一手伸过来说着英语要看我的护照。我拿出护照,他看了一眼,盯住我问,你是记者?我摇摇头,从包里取出法兰爽市长的邀请函和一份当地报纸,上面有篇介绍我摄影展览的报道。他立刻变得温文尔雅,以欣赏的眼光看我,切换成法语,语气亲切,判若两人。 在这紧急时刻,他无心跟我多说,挥挥手让我赶快离开。 如一摄影坊: 来自第一手图文采访 致力于人文摄影报道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13 20:05 , Processed in 0.540697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