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保罗·佩勒格林出生于罗马,是一位享誉全球的纪实摄影师,2000年起与美国《新闻周刊》杂志签约。在职业生涯中累计获得过八次世界新闻摄影奖以及徕卡杰出摄影奖、尤金史密斯奖和罗伯特·卡帕奖等。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保罗的身影就不断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战场上,2011年他完成了关于阿拉伯国家变化的报道。 摄影对玛格南摄影师保罗·佩勒格林而言并不单单是拿起相机拍照这么简单,而是融入了他的生命、融入了他的喜怒哀乐、还有许许多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结。现年47岁的保罗是一位全球著名的纪实摄影记者,用火一般的热情去反映被摄对象们的生活,记录着历史前进的脚步。保罗的作品风格鲜明,通过黑白影调与粗细颗粒的游刃运用,传递了一种独特的氛围。“我一位朋友把这种风格称作‘诗意人文主义’”,保罗补充道,“我想做的不过是在我、拍摄对象和公众之间创造一种对话的可能。” 保罗的双亲都是建筑师,他曾打算追寻他们的道路。“但在罗马学习建筑的第三年,我突然开始怀疑这种选择是否明智。我想我应该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方向,而摄影恰好符合我的某些追求。我确信自己希望从事纪实摄影,我喜欢其中的人文与艺术元素。我将摄影当做一种表现自我的方式,随着我对摄影的兴趣渐长,我的政治与社会敏感度也日益提高。” ![]() ![]() 时间的馈赠 意大利摄影师Enzo Ragazzini曾是他的导师,给刚刚踏上摄影道路的保罗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Enzo不是一位报道摄影师,但他是一位伟大的暗房实验家。直到今天他依旧很了不起,我们的关系还是那么密切。他的作品有一种强烈的道德感召力,我一直希望自己能从中学到一二。” 保罗决定踏上摄影道路之后,他转到了一所摄影学校,并在罗马找了一份摄影助理的工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早期,他带着自己日益丰厚的摄影作品集去往巴黎,并幸运地被VU图片社接纳,这是他接触的第一家图片社。“我从一开始,就计划成为关注社会的摄影师。当我踏入专业领域之后,愈发觉得这一点的意义重大,特别是对我来说。我觉得,这一点在今天依旧重要。摄影在今天也许无法改变世界,但我愿意活在一个能通过摄影探讨重要社会现实与问题的世界里。” 1994年,他完成了第一个为自己赢得国际声望的大型拍摄项目——乌干达的艾滋病状况。他认为这个项目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是为什么呢? “我自筹经费去了好几次乌干达,当时感染艾滋基本就等于被判了死刑。在那些除了病痛一无所有的人面前,我不得不考虑很多复杂的道德问题。我想我能给自己镜头下人们留下的最好的礼物就是时间,于是我花了很多时间去认识他们、倾听他们的故事。换句话说,我试图让站在我面前的每个人感到荣耀。随着近年来我的工作压力加大,我很难再在拍摄对象身上花费这么多时间。” ![]()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2 23:10 , Processed in 0.072674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