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从重庆到武汉 一个“逆行”摄影者的真实记录

2020-3-13 09:26| 发布者:cphoto| 查看:3686| 评论:0|来自:重庆日报

摘要:  重庆日报微信公众号消息,疫情爆发以来,作为摄影记者,我的神经一直绷着,但脑海中,没有大片,没有大奖,只有记录,这是摄影记者的使命。镜头在前,危险在前,我亦在前。  从除夕夜算起,疫情期间,四十多天 ...


  03

  重庆一线战“疫”

  1月30日,大年初六,我所在的重庆市抗“疫”特别报道组出发。当日,我随队友抵达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进行扎根式采访报道。32岁的张爽,是该院感染专用隔离病房重症病区3名24小时轮流值守的住院医师之一,也是我抗“疫”报道直接拍摄的第一名病区医生,我跟踪记录了她在病区的详细工作情况。

2月1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住院医师张爽早早到达感染科办公室,与同事交接工作,了解患者病情。

每天,张爽(右1)必须对着镜子穿脱防护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滴水不漏”。

进入病房前,张爽(右1)总会核对工作清单。隔离病区工作繁多,每使用一套珍贵的隔离衣,医护人员都会尽量在隔离病区内多做一些事情。

与患者沟通,了解即时信息,这是张爽每天的工作。

患者在病房里时常情绪低落,需要医护人员的鼓励。张爽(左1)对患者竖起大拇指,表达着自己的赞许。

张爽弯着腰操作设备,查看患者生命体征数据,随时准备向同事反馈。

张爽一手拿着手机与同事交流治疗方案,一手拿着筷子扒拉着盒饭,这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凌晨1点,高强度的工作后,张爽打了个哈欠,伸伸懒腰解乏。此刻,还不是睡觉的时候。

  04

  一碗汤圆 无言相依

  2月8日,元宵节,本是一个万家团圆的日子。疫情当前,无数医护人员离开亲人,不眠不休地奋战在抗疫一线,今年33岁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内分泌科护士长助理张莲琴正是其中之一。当日,她的丈夫抱着孩子提着汤圆,来到病区。与丈夫孩子隔着十几米的距离,张莲琴开始了“一碗汤圆无言相依”的故事。

2月8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隔离区外,张莲琴丈夫为她加油,她落下了眼泪。

父女将汤圆放在远处,张莲琴只能远远地向他们比了比爱心。

回到重症病区办公室,张莲琴一边吃着汤圆一边与女儿视频。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13 21:35 , Processed in 0.073016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