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岁的官宏滔于澳门出生和成长,高中开始研习摄影,迄今近10年,2018年毕业于美国马萨诸塞州达特茅斯大学,获得数字媒体和摄影学士学位;并分别在澳门、广州、珠海等地举办个人相展,作品多次获选入美国、深圳和澳门的摄影或视觉媒介,包括数位创意、纪实摄影及红蓝3D摄影等,其创作风格多变,喜爱尝试新的媒介创作。 随著生活阅历增长,他的作品除艺术创作理念不断提升外,画面主题思想也日渐鲜明和有意义。在刚接触摄影时,仅限于拍摄一些最基本的美的瞬间。然而,大学摄影课程教授在点评作品时指出,自己以往的创作虽然非常美丽且展示技术能力,但往往过于「安全和可以预期的」。此后,他便开始思考如何用作品表现个人风格、思想和角度,接纳并尝试不同概念,推动自己进步。他认为,摄影师只有加入思考的元素,才能让自己的作品独一无二,让观众产生共鸣,这是自己今后不断追求的更高目标。 澳门小城温馨 中西文化交融 官宏滔介绍说,《广野》杂志以「澳门人的精神」为主题,作为出生在澳门和生活18年的年轻澳门人,直到他留学美国,原来发现自己不太了解澳门小城。在外求学每年只回家1次,「风雨兼程闯天涯,海角茫茫归无期」,由于热爱摄影,故趁每次归家会抽时间外出拍摄澳门景色和生活纪实,以怀念游子记忆中的澳门小城。他笑言,只要这样才不至于忘记家乡走过的街道,与朋友、家人共度美好时光,随著时间推移,逐渐对澳门的人文等认识愈来愈深。 他又说,每次回澳感觉就似重新认识澳门,因外地生活久了对澳门日常习以为常的美更敏感。他印象中的澳门是个温馨的小城,人们很有礼貌,生活处于比较安稳状态。他认为澳门中西文化交融,体现在经济、宗教、教育、艺术,而这些突出的元素却很好融入澳门小城,并成为独特有趣的旅游城市。「澳门人精神」在他看来是节约、有礼、追求公义、包容、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很近,在那里生活的人踏实,各自追求好自己小康生活,小城很小,几乎大家认识彼此,官宏滔说。 父亲默默支持 鑽研摄影有成 由于常年在外,当有空閒时间就回到这温暖小城,与家人相聚,内心最想感谢家人一直支持他投身摄影事业。默默付出最多及不善于表达的爸爸官世海,虽然想子承父业,但又希望他坚持自己梦想,在他眼里,父亲较少讚扬他,可内心却一直以他为傲。 官宏滔的佳作中,1幅主题与父子有关,对他个人有很大影响。他说,因他是双胞胎,小时候经常与家人到香港耍乐,1次,两兄弟都在船上睡著,父亲从香港到澳门船上一直左右手抱著熟睡的2人,待醒来时兄弟已经在家中床上,他深深感受到父爱的伟大,至今难以忘怀。 爸爸在他心目中是个怎麽样的人?官宏滔说父亲很多时较严肃、较传统,却又有他幽默一面。他回想刚学摄影时,遭到父亲反对,及后来学习摄影近5年,当父亲看到一些他的作品,便逐渐改观,给予支持,甚至有时会将作品推介给好友欣赏。直到官宏滔首次举办个人展览,其父终于洋溢笑容及自豪。 官宏滔深感,到今时今日还坚持自己梦想鑽研摄影,自始至终离不开父亲支持,否则,就没有今日的成绩。 红蓝3D摄影 令观者更有代入感 Anaglyph3D(红蓝或红绿重叠3D显示系统)首次发明于1853年,1位名叫W.Rollmann的人在波兰的Stargard谈到他的「Farbenstereoscope」,翻译过来是彩色立体镜。当时,他在绘画上使用立体镜,发现用红色、蓝色眼镜来看黄色、蓝色的绘图,效果最好。 Louis Ducos du Hauron于1891年推出红蓝3D立体照片,当时是使用红色和蓝色眼镜类型的3D技术。时间上,虽然Anaglyph3D比1839年摄影的发明晚了14年,但当时在电视机普及之前,观看3D照片在欧美地区是主要的娱乐消遣方式,很多亚洲地区因历史因素没有经历过这段热潮。 3D澳门系列,目标是用红蓝3D技术拍摄澳门人的生活、旧区情况,并展示及推广红蓝3D摄影。这种拍摄形式令观者更有代入感,彷彿置身拍摄现场,不止拍下了瞬间,更是把空间也记录下来,同时,也是喜爱摄影者艺术创作的尝试,透过新技巧,不同表达方式和途径,传递作者内心的摄影语言。Anaglyph3D普遍运用在电影、漫画、摄影、科研等方面,甚至NASA也在火星任务拍摄火星表面和太阳转动影片使用了红蓝3D技术。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00:23 , Processed in 0.074038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