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记疫|刘瑾:餐桌上的一罐果酱与一场灾难同等重要

2020-4-20 09:58| 发布者:cphoto| 查看:1960| 评论:0|来自:澎湃新闻

摘要:刘瑾(前法新社摄影记者)自述:有一种悲观的声音说:从此以后再无岁月静好;也有一种乐观的声音说:从此以后我们学会了共度时艰。这次新冠疫情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但也带来了足够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作为一个 ...


在这次疫情中,有一群人默默无闻,但他们似乎是特殊时期里一座座“孤岛”的联结者,他们冒着巨大的风险,日夜不停地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间,这个群体是既亲切又活泼的快递小哥们。

一家超市里摆放着顾客准备结账买走的家用消毒水。

2月1日下午,浦东秀沿路上一位“全副武装”的妈妈带着儿子走在安静的街道上。本事春节假期结束上班的第一天,因为疫情的不稳定,全面复工、开学在彼时变得遥遥无期。

时间到了2月20日,一家商铺的卷帘门依然紧闭,门上贴着老板节前留下的“回家过年”四个大字,以及后来街道城管关于疫情的告示。

3月14日,一个春光明媚的周六下午,“禁足令”终于取消了,人们纷纷外出到空旷的公园绿地透透气。我们也约上了几个家庭,一起唱唱歌,分享各自的近况。大家欢声笑语沐浴在久违的阳光中。每一个人似乎都努力记住这阳光的温度,借以抵抗病毒的冰冷无情。

3月14日,保持距离是一种新的“常态”。

独一位。

4月6日,据武汉解封还有两天。在武汉宣布解封之后,人们紧绷的神经似乎得到些许舒缓。上海市民趁着清明节假纷纷出行,在滴水湖堤坝上,一家祖孙三代人正留影纪念。

4月6日,相伴,共度时艰。

4月6日,(左)在海边的堤坝上,一位父亲因为心疼女儿,背着她走过一路泥泞。(右)在堤坝上放风筝的人。

四月的海水仍凉,但在家禁足已久的人们还是忍不住要一试深浅。

小商贩的寂寞与忧愁。

一对恋人,迎着海风放飞一串串被阳光照得五彩斑斓的肥皂泡。

【以下为摄影师的同题问答】

Q:日常喜欢在什么地方拍摄?

A:对我这样一个新闻摄影记者出身的人来说,各种新闻现场是最让我感到自在的。虽然现在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新闻现场可以去了,但只要我走出家门,总会有引起我兴趣的事物。

Q:在疫情下什么样的瞬间或主题最打动你?

A:疫情当中的所有人、物、景都是我在关注的。记得澎湃曾经刊登过一篇关于摄影的文章,有这么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餐桌上的一罐果酱和一道霹雳闪电,或是一场浩荡的事件一样重要。日常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略,但又透露着真实的人性关系、温暖的瞬间和细节总能让我有按下快门的冲动,更值得我用相机去记录下来。

Q:在两个多月的拍摄记录中,感受到城市与人有什么样的变化么?

A:喧嚣的城市,忙碌的节奏在一夜之间被按下了暂停键,人们被迫把目光焦点转向了和疫情之前截然不同的地方。听说民政局复工之后离婚处排起了长队,也听有人分享说幸福指数在家人的陪伴中不断攀升;有人在家呆不住变得烦躁不安,也有人利用整块整块的时间干了好多年来一直想做、没时间做的事。

Q:随着疫情发展,这些形形色色的口罩之下隐藏着什么样的情绪呢?

A:一直认为会说话的是眼睛,而不是嘴,嘴只是用来发声的。口罩挡住的嘴,却挡不住眼睛。忧郁的、忧虑的、快乐的、安稳的、幸福的、伤心的情绪能从眼睛里毫无遗漏地传递出来,也能被有心的摄影师捕捉到。我想这也是摄影的一种魅力所在吧。

Q:在这样的历史时刻,您认为作为一名摄影师/摄影爱好者能够做什么?

A:2003年非典的时候,我还在法新社做摄影记者,每天不停穿梭在各种具有极大感染风险的新闻现场,心里没有疑虑过,时刻不停地在思考和按快门。我想对于一个摄影记者来说,职业素养是长期训练出来的。就好像美国里根总统遇刺时,他的贴身保镖蒂姆·麦卡锡第一时间用身体替他挡了子弹。当蒂姆康复以后,接受采访时说并不是因为什么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这只是他的本能反应。从这个角度来说,摄影者的所看所想所拍就是自己的本能反应。现在翻看旧照,让我动容的依然是那些展现了人们对生活热爱的照片。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16 17:01 , Processed in 0.01821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