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杉本博司:一位来自宋朝的摄影师

2020-7-22 15:45| 发布者:cphoto| 查看:8217| 评论:0|来自:艺术中国

摘要:在人手一台智能手机的今天,人人都可以通过摄像头记录下身边美好的瞬间。包括专业摄影器材的价格也越来越低,摄影门槛开始不再那么高高在上,仿佛人人都可以触摸摄影师梦想。真是那样吗?简单来说,你拍摄出来的照片 ...


adaa hiroshi sugimoto tasman sea table cape 2016

有人说,他的作品没有现代商业社会的喧嚣。在其他艺术家还在拼命往观众脑袋里塞东西的时候,他用手擦干净一块空地,让你停下来留给自己。

一位来自宋朝的摄影师

杉本博司喜欢老物件,这从他拒绝智能轻便的数码相机而坚持使用笨重大画幅胶片机并亲自银盐冲洗就能看出一二。在谈到自己的《海景》系列作品时,杉本博司也说自己拍摄的是古代的大海。

在对各种老物件、古董的研究中,他接触到了宋朝的画作和器物,立刻就被那个意境深远的独特美学世界吸引。

在宋朝的画家中,他尤其喜欢“南宋四大家”之一的马远。

马远《水图》系列

宋代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高峰时期,北宋时期,山水画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全景式山水构图已经非常完满。到了南宋,全景式山水格局演变成一种更加自然化和生活化的边景山水,由繁入简、由整体到局部、由宏大到诗意小品,比如南宋四家里的马远和夏圭,被称为“马一角”、“夏半边”。

在2012年北京佩斯画廊的个展前言中,杉本博司曾谈到:“我承认,《海景》系列的创作灵感正是来自马远笔下的流水。”

“全无可看之处却正是可看之处,当视线全都集中于摇荡的波涛时,就会被一个波涛所吸引。再凑近一点看时,就会隐约看到这波涛之中还摇荡着其他小的波涛。如果再看更细节的部分,就有可能看到其中的银颗粒了,只不过这已经太细微了,远远超出了我眼睛的能力。而银的颗粒与光的颗粒融为一体,能够直接透过这薄薄的纸张表面,穿透入观者的内心。世界是无限丰饶而又充满细节的,当这一切成为一个整体的时候,便显得非常安静、放松、单纯。”

马远《水图》系列

在很多场合,杉本博司都笑称自己是“宋朝摄影师”。

一位记录整部电影的摄影师

杉本博司的艺术生涯是从二维摄影作品开始,但是因为把平面作品放到展馆内去展览很难呈现自己的想法,于是开始尝试设计建筑,而后挑战四维创作,于是开始参与舞台剧的策划,演剧作品是在空间中附加有时间的变化。

几年前,杉本博司又重新拾回了《剧院》这一系列的作品。拍摄对象仍是古老的剧院,拍摄方法仍是长曝光,仍用黑白呈现,只不过地点从美国换成了意大利。散落分布在意大利各地的剧院年代都十分悠久,每一座剧院的内部装饰细节和剧院整体的建筑结构都在杉本的照片里被展露无遗。那些繁复的墙面勾花绘画和古朴又不失奢华感的装饰,在大荧幕幽幽白光的映衬之下给人一种诡异的美感。

《剧院》系列作品

“剧场系列是人生的隐喻。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一样,但当生命结束时,他们都回到同样的白光。”

杉本博司的剧院系列始于70年代,一直持续到了现在。当初他走访了美国各地各种各样的电影院,无论是什么样的剧院,无论放映了一部怎样的影片,在他的照片中都会用同样的长时间曝光手法呈现。

《剧院》系列作品

这一系列的灵感是杉本博司的一次突发奇想:“一个晚上,当我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拍照片的时候,忽然有一个想法,我问我自己,如果把一整部电影在一张照片上拍摄出来会是什么样?我心里回答说,你会得到一张发光的帆布。为了能实现这个想法,我马上开始实验。一个下午我带着一架大画幅相机来到东部一个很便宜的电影院,电影一开始,我就打开大光圈按下快门。两个小时后电影结束时我闭上光圈并在当天晚上把这张底片冲洗出来,想像中的画面呈现在我眼前。”


1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3:30 , Processed in 0.086896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