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之南百年祁红,阊水而上千年目连。8月22日,由市文联主办、市摄影家协会和各区县摄影家协会承办的“到人民中去,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摄影创作活动最后一站在祁门县圆满收官。40多名摄影师冒着高温酷暑、深入基层,围绕脱贫攻坚、茶业发展、文化传承主题,挖掘亮点、精心创作,用摄影人的语言,呈现祁门县脱贫攻坚亮点、绿色生态优势、文化物产丰饶和祁门人热情奔放、积极向上的力量。 走乡村:聚焦脱贫攻坚 焦点对准脱贫攻坚和集体经济。在闪里镇七一村香菇基地,当地村民许田枝在香菇棚内即兴跳起的大妈舞吸引着摄影师们的镜头,也传递出该村集体经济项目带给农民的致富奔小康的生活信心。据了解,该香菇基地是当地的扶贫项目,由祁门县委组织部2019年出资45万元兴建,村扶贫队长、第一书记童列康(县法院法官)牵头负责,现种植香菇菌棒6万棒,解决就业20余人,90%是贫困户,年销售额50多万元,2020年有望收回成本,实现营利。 祁门县摄影家协会主席王维洲帮扶的两户贫困户特别困难。一户是箬坑乡石舜村的张明丽,她从浙江余杭嫁入石舜村郑源组,2019年丈夫不幸因电击身亡,留下一对双胞胎儿子,摄影创作采风的摄影师们不但拍照宣传该户家庭的茶叶,还掏腰包1000余元现场带货。还有一户贫困户叫王良辉,因车祸致残,妻子离家出走,留下一双儿女和一堆债务。在扶贫副队长刘江、王维洲等扶贫干部的帮助下目前已经脱贫出列,家里还盖起了三层小洋楼,并购买了一辆崭新的七座面包车,成为黄山市脱贫攻坚的典型。 进茶企:宣传祁红好茶 受疫情影响,今年祁门红茶效益整体下滑。在闪里镇七一村永杰茶叶合作社,企业法人陈永杰和工人们正忙着烘干和打堆茶叶。陈永杰说,企业销售额较去年同期虽然下降了20%,但总产值仍能达到200万元,同时企业还出台了照顾贫困户的惠农政策,解决了十余户贫困人口的就业,助力全村实现脱贫攻坚。 专业的直播设备、漂亮的带货网红……在祁门城东祁雅茶叶公司,汪甜娟和张丽两位主播正在直播,直播间内“茶香氤氲”。负责人倪秀英介绍,针对今年疫情,公司大力发展线上网络直播带货,目前日均可销售1000多单,产值最高可达20万元,成为祁门红茶网络销售的领军企业。 看乡戏:关注非遗传承 “出在环砂、编在清幽、打在栗木、唱在马山”,一路上,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黄山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张建平滔滔不绝讲述“百戏之祖”目连戏在祁门的文化脉络。据介绍,马山目连戏剧团曾经作为““中国目连戏展演”全国8个剧种之一在北京恭王府亮相,可谓一炮走红。这个脱下衣服是农民、穿上戏服是演员的农民剧团一口气带来的三场戏的片断演出,兴奋得摄影师们爬高摸低、长枪短炮、快门不歇,当地老百姓也跟过年一般高兴,进祠堂看戏。据了解,马山村的戏班年纪多在四十岁上下。目前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名,省级1人,市级4人,堪称黄山市乡村文化的明珠。 后记:近一个月时间、跑遍三区四县、行程2000多公里、300人次参加,“到人民中去”摄影采访活动圆满结束。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潘成说:“民之所需,行必所至”,黄山摄影人以坚实的脚力和丰满的“镜头力”,履行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职责使命。活动虽结束,但摄影人创作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黄山、无愧于人民作品的初心一直在路上。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8 13:11 , Processed in 0.191823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