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人民日报推出了太多精彩照片,深受读者好评,也引起国内很多摄影记者、摄影爱好者的关注。为此,我们请来人民日报几位资深摄影记者、分社记者、版面主编、美术编辑,分享新闻影像背后的专业知识。 今天,谈图不凡公开课第一期正式上线,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人民日报总编室部务委员李舸与您分享30年职业生涯的思考感悟,讲述《新闻摄影人是怎么炼成的》。 《最后一日》,1997年6月30日午夜摄于香港 《透明的病例》,2003年摄于北京非典病房 2020年摄于武汉 以上这些都是李舸老师的代表作。 要学摄影,必备几大能力? 第一个要“眼快” 第二个是“脑快” 第三个是“脚快” 第四个就是“手快” 该怎么积累这些能力? 摄影的最大功能就是提炼 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评判与思想 那么作品很难打动人 端起相机,该如何对待面前的“人”? 要与被摄者 建立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 要真正发自内心的 从他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去体验生活 去挖掘真正能打动人的瞬间 人人都会手机拍照,专业摄影人的价值在哪里? 作为专业摄影师来说 表达要更高一个层面 高在我们对历史 对民族 对时代发展的一种关注 以及对这些话题的思考 怎么避免“拍得很美,却不动人”? 一幅好的新闻摄影作品 之所以能够流传于世 一定是对当下社会生活 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思考作用 摄影到底是难还是易? 摄影一定是关乎人的情感 关乎人的命运的表达 它是反映个人的人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的 摄影难就难在它太容易了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19:17 , Processed in 0.188532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