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至成都复兴号车长,她的母亲原来也跑到成都的绿皮车。 这一年的大年三十是在车上度过的,乘务员把车厢装点出浓浓的年味儿,和车上的人数很少的旅客一起欢度春节。 年三十儿,列车乘务员组织了一些节目,是庆祝也是放松。很多员工都是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研究生,过年回不了家,你说他们难道不想家吗?把他们折腾起来,让他们有获得感或者成就感,这对他们会好一些,是吧? 正月初七,在北京动车段石家庄动车运用所,探访了春运期间保障高铁安全有序运行的幕后工作者们。这是一群默默无闻的“动车保姆”,他们经常“昼伏夜出”,为动车做维护修理、清洁保养,为大家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2019 车厢里玩自拍的一对夫妻,脸上带着回家的喜悦。十年前的春运,人们最大的苦恼是买不上票。那时候经常有亲戚朋友打电话给铁路工作者,让帮忙买几张票——这种说法近两年几乎没有了,大家都能坐上春运的车了。 早些年春运临客里的孩子,很多都只有一种表情,就是蜷缩在位置上,呆呆地望着窗外。现在可不一样了,孩子们看书做作业都有空间了。前几天拍到临客的卧铺上,孩子在睡觉的爸爸的肚皮上写作业。 这是今年春运里的一位餐车长,家里老母亲95岁了,脑梗瘫痪在床,他跟他爱人以及家里亲戚轮流伺候老人。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同事都担心春运他到底能不能走,可是人家扛起了这份责任。所谓“舍小家为大家”,在铁路工作者里,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 望着窗外的年轻女孩,是在想家吗? 深夜站台,分别的情侣。 在翟现亭眼里,九年不是一个句号,而是一个逗号,此刻他或许仍在车上以自己的视角持续记录着春运。 照片得来并不容易。遇到客流高峰,人多通行不方便时,翟现亭裹了件大衣就蹲在硬座车厢的某个角落,连续两三个小时不吃不喝地拍照,累了才活动下筋骨,换个地方继续拍,有时甚至直接趴在旁边的餐车上休息,感觉好点了就接着拍。“一天能出来一两张很好的照片,我就心满意足了。” 九年的坚持,让翟现亭对铁路变化有切身体会。春运从过去的一票难求变成现在的平安有序,从过去的“走得了”变成现在的“走得好”。如今,我国已建成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2.9万公里的中国高铁已经占到世界高铁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成为每个国人自豪的“中国名片”。 曙光中的高铁列车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14:51 , Processed in 0.165656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