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宪民,1943年生于山东,历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六届、七届副主席,中国艺术摄影学会执行主席,北京摄影艺术协会主席。他几十年关注中国百姓生活,纪录中国社会的变迁,他的作品曾在世界各地十大博物馆展出并被收藏。 “真理之眼,永远向着生活!”这是亨利·卡蒂埃-布勒松在1987年为我题写的赠言,我非常喜欢。 从上世纪60年代起至今,时光已跨越了两个世纪,社会巨变前所未有,但我的镜头一直没有离开过这大千世界的主体——社会各阶层百姓的生活现状与发展变化。 刚刚步入摄影领域成为一名摄影记者时,也走过一段弯路,“高大全”、“红光亮”的影像也是我一度追求的目标。但在1979年,卡蒂埃·布勒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深刻地开启了我的摄影心智,他的作品让我感到艺术的力度、严谨、完整,摄影原来和生活可以贴得如此紧! 摄影原来可以整日在街头寻找,随时准备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将活生生的生活完全记录下来” ;1932——1936年美国农庄管理处的30名摄影师齐刷刷地将镜头对准公路上的那些难民,丝毫不做作的纪实有着强烈的震撼;史密斯的影像看不出技术性的语言,只有感情上的语言,而这些又源于他对生活炽热的感情;所有的大师是真正的艺术家。他们带给我的思考远不只是在照片上,我从他们身上汲取营养,意识到真正的摄影家一定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我从黄河岸边走出,对黄河故土和黄河百姓有着深深的挚爱,于是选择了我最有感情最熟悉的土地和人民,从黄河岸边开始了我的拍摄之路,多少年上下求索,黄河边留下了我不断回望故土的身影与足迹,也为黄河人的生存状态留下了最原汁原味的影像回忆。 ▼《民以食为天》 河南 1980年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2 13:10 , Processed in 0.074477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