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厦门5月25日电 “白衣为袍,使命在肩,大疫大义,同舟共济;生命之托,重于泰山,仁心仁术,无私无我。”近日,一场特殊的摄影展在厦门海沧医院举办,50幅抗击疫情照片记录了医护人员在战“疫”一线的动人瞬间。 “一张张照片,定格了我们战‘疫’路上的汗水、泪水与微笑,熬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我们终将胜利……”疫情发生后,厦门海沧医院先后派出34名勇士奔赴抗击疫情一线,其中29人驰援武汉,5人驰援厦门市定点杏林医院。在此次摄影展中,一张张照片记录了一个又一个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 《为爱前行——英雄出征前与归来》画面中的肖琦和王丽华。厦门市总工会供图 平安归来等待迎接新生命 在展览的照片中,一幅题为《为爱前行——英雄出征前与归来》的照片很特别,这张拼接的相片,照片左右两边是同一对夫妻,他们是肖琦和王丽华。肖琦是肾内科医生,王丽华是急诊科护士。疫情发生后,丈夫肖琦接到了支援武汉的通知,当时已经怀孕5个多月的王丽华默默地表示支持,大年初二出发前,夫妻俩在医院门口匆匆拍了照片。 “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驰援武汉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临行前,肖琦嘱咐妻子一个人照顾好自己。王丽华说:“作为一名医生,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心里有万般不舍,还是很支持他。” 肖琦刚到武汉时,“前线”的情况尚不明朗,王丽华心里很担心,两人时常通过微信电话联系。武汉情况好转,王丽华才稍稍宽心,“每天都是算着日子,知道他要回来前一天,激动得睡不着。” 4月7日,肖琦与同事们凯旋而归。正在当班的王丽华穿着白大褂在医院门口见到了丈夫。时隔两个月,两人在医院门口同一个地方又拍了一张照片。 “这是人生中很重要的经历!”回想在武汉的日子,肖琦感慨道:最大的感悟是人生很美好,健康来之不易,自由来之不易,要珍惜生命。”现在夫妻俩的工作、生活都恢复往常,对他们来说,最期待的是即将到来的新生命。 《鼓浪屿欢迎您》摄影作品在展厅中展出。厦门市总工会供图 “厦医生,谢谢你!” 题为《与生命抢时间——最美逆行者》照片的主人公是厦门市海沧医院重症医学副主任医师王春青,画面定格中的她,正为患者加压面罩通气。回忆起在一线的时光,有一次经历让王春青倍感自豪、难以忘怀:一位被她抢救过来的老人家,逐渐康复,在走廊上相遇时,老人对她说,厦医生,谢谢您! “因为我们的防护服上写着‘厦门’,所以她叫我‘厦医生’。” 王春青的爱人是同院发热门诊的医生。在支援武汉前,他们商量着谁去谁留。王春青斩钉截铁地对丈夫说:“很明显,武汉现在最缺的是重症医学和呼吸科的医生,我更被需要。你留下,我去武汉。” “说不害怕那是骗人的。”出发前,王春青把银行卡、保险都写在纸上,交给了爱人,随后,踏上前往武汉的路。 随着武汉情况的不断好转,王春青和其他援鄂队员们,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在这52天的战斗中,上至领队、科主任,下至医生护士,可以说都是竭尽全力,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抢生命。”在武汉支援的最后一天,王春青在日记里写下这样一段话。 “爹爹,加油!我们在鼓浪屿等你!” 题为《鼓浪屿欢迎您》照片的画面中,四名医护人员正为一位“爹爹”点赞,“爹爹”手里拿着一张鼓浪屿明信片。 厦门市海沧医院普外二科护士长许丽敏是照片中的一员,她回忆说,“当时支援武汉一段时间后,海沧医院护理部的同事们有了给武汉患者寄明信片送祝福的想法。护理部特别挑选了印有厦门特色景色的明信片,让全院职工写上祝福,发给每位患者。” 照片上这位老人当初病得比较重,要用呼吸机进行治疗,治疗的时间久了,老人心情很低落。 许丽敏和同事们对老人说,治疗已经有了成效了,他肯定可以康复的,让他一定要有信心。后来,在医护人员精心治疗、护理下,老人身体康复出院了。 “‘爹爹’说,找个机会,一定到鼓浪屿去走走!”许丽敏回忆道。 50幅作品,每一幅都包含着一个感人的故事,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是用生命守护生命的壮举。海沧医院工会副主席蓝玉培也是援鄂医疗队中的一员,看着摄影展中的照片,他回忆着援鄂时的点滴瞬间,“虽然我们不是专业摄影师,手中没有专业相机,但我们尽力记录下最真实的画面,致敬战‘疫’中的‘逆行者’。”(陈博 邓娜)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14:16 , Processed in 0.072082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