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一项由红色摄影家名字命名的展览—— 发扬“雷烨精神” 讲好中国故事

2021-6-8 10:18| 发布者:cphoto| 查看:491| 评论:0|来自:职场生活杂货铺

摘要:5月30日,“雷烨”中国故事摄影展在浙江金华进行评选。这一以红色摄影家名字命名的展览,在甫一启动就获得了诸多关注——雷烨为何人?展览的定位为何?如何打造一项新的品牌活动?作为国家民政部公布的首批300名抗日 ...

5月30日,“雷烨”中国故事摄影展在浙江金华进行评选。这一以红色摄影家名字命名的展览,在甫一启动就获得了诸多关注——雷烨为何人?展览的定位为何?如何打造一项新的品牌活动?

作为国家民政部公布的首批300名抗日英烈中唯一的摄影记者,雷烨的事迹未在包括摄影界在内的社会各界进行更广泛的传播。由中国摄影家协会纪实摄影委员会、金华市文联、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和本报主办,浙江省摄影家协会、河北省摄影家协会协办,金华市摄影家协会、金华市金东区文联承办的此次展览,正是为了缅怀雷烨烈士,传承他的红色精神,通过影像记录建党百年来,国家和社会的巨大发展变化,用镜头讲述生动的中国故事。

传承前辈精神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在评选会上指出,摄影界的活动主题和品牌已经相当丰富,需要的是摄影精神的传承。虽然比较遗憾的是,雷烨先烈的事迹是近些年才为摄影界关注,但也不晚。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上,宣传和弘扬雷烨精神,让摄影展成为文化引领的品牌恰逢其时。特别是雷烨不仅是摄影记者、红色摄影师,还是诗人。当下艺术的发展方向和特点是跨界融合,雷烨恰恰就是一个跨界的人才,他的诗歌、文学、摄影,就是跨界融合的代表。怎么用跨界的方式来传承老一辈人的精神,讲好中国故事,是值得摄影人好好谋划的。

中国摄协副主席、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杨越峦认为,近两年,以雷烨为主题开展的摄影活动,使他在家乡和全国摄影界的知名度得到了提高。作为摄影前辈,他就是一个完人,是理想主义者的一面旗帜,他的革命精神和摄影精神值得好好总结,值得花力气发扬光大,更值得把“雷烨”中国故事摄影展做成中国摄影界真正有影响力的品牌。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王小川表示,把“雷烨”中国故事摄影展这一品牌形象树立起来是很有意义的,他是中国革命摄影史上、军事摄影史上不能忽略的重要一员。浙江展览馆的雷烨塑像,已成为当地摄影人培根铸魂、学习缅怀老一辈摄影家的精神高地。

△展览征集启事海报

本次展览征稿期间,金华还特别举办中国故事主题编辑工作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任悦为特别招募的18位学员进行了为期3天的图片编辑课程教学,并为当地130多名摄影人举办图片编辑公开课——《透过摄影书学习图片编辑》主题讲座。活动为拍好、编好金华本地的图片故事,通过影像展示建党百年来金华的巨大变化,讲述更生动的金华故事、传播更响亮的中国声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雷烨究竟是谁

雷烨原名项俊文,浙江金华人,1914年出生,1938年初奔赴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半年后受命带领前线记者团开赴晋察冀前线,是抗日战争时期与魏巍、沙飞等齐名的战地记者。他一直用雷烨、雷雨等笔名发表文章和照片,相机和纸笔就是他的武器。1943年4月20日,雷烨在地处太行山腹地的河北省平山县曹家庄撰写照片说明时遭日寇偷袭包围,身负重伤。他一面用手枪掩护警卫员突围,一面砸碎了自己的相机和自来水笔,撕毁了全部文件,留下最后一颗子弹自尽,结束了自己年仅29岁的生命,壮烈牺牲。

△雷烨手迹

雷烨生前拍摄了《战斗在喜峰口》《晓渡滦河》《塞外的杀声》《日寇烧杀潘家峪》等上百张摄影作品,记录了抗日战争中人民武装斗争的真实场景,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情。他牺牲后,沙飞等战友掩埋了雷烨遗体,1943年5月出版的第三期《晋察冀画报》推出纪念雷烨专辑,发表了雷烨的51幅照片、诗歌《滦河曲》和通讯等,同时刊登冀东军区政委李楚离的悼念文章,以缅怀他为革命宣传事业做出的成绩。晋察冀日报总编邓拓也发表了《恸雷烨》以吊慰英烈,新华社和解放日报也发表了题为《冀东分区组织科长雷烨同志壮烈殉国》的消息。1959年,雷烨被安葬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是陵园318位团职以上革命烈士中,两名浙江籍抗战英雄之一。因为使用化名,他的真实姓名在当时无人知晓,整整湮没了60年。2000年,雷烨事迹入选《正义与勇气——世界百名杰出战地记者列传》,并被列为近百年来世界110名杰出战地记者之一。2014年9月,国家民政部公布的首批300名抗日英烈中,雷烨是其中唯一的摄影记者,他也是唯一用相机记录下1941年日军血洗并制造潘家峪惨案的战地记者。

△雷烨在抗战前线拍摄的部分作品,被金华一位收藏家竞得

共寻雷烨足迹

浙江金华是雷烨的家乡,河北是雷烨的长眠之地。雷烨的名字被公众认知是从他牺牲的那一刻开始,在河北并不陌生,但是在他牺牲60年后才被家乡金华寻定。

2003年,平山县曹家庄南段峪石堂村11户村民自发捐款为雷烨立了一块纪念碑,以纪念这位不知真名的南方壮士。他的英勇事迹和与村民建立的良好军民关系,至今仍为后代们津津乐道。为纪念雷烨烈士,他牺牲地不远处的平山县榆树坪村,于2003年把百草坪小学改扩建成雷烨希望小学,一进校门就能看到学校操场上、国旗下的雷烨雕像,雷烨精神在这里代代相传。2005年,在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系列专题片《儿女英雄传》第二集《寻找项俊文》,专门介绍了雷烨烈士的事迹和其弟60年寻访的故事。

2018年,雷烨牺牲75周年之际,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记述抗日英烈雷烨生平的《杰出战地记者——雷烨传略》,作者是石家庄市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高永祯,这是他历时15年搜寻和研究雷烨烈士并最终确认其真实姓名和身份的成果。该书用翔实史料记录了抗日战争时期,战地记者雷烨在晋察冀军区的峥嵘岁月和光辉壮丽的短暂一生。

河北省摄协近年来在研究和梳理河北摄影史时,发现雷烨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战斗、牺牲在河北的革命摄影家。他们走遍平山县,寻故人、找线索,逐渐明朗了雷烨感人的革命故事。2018年11月,“河北影像双年展2018”在石家庄开幕,“文人与史诗——摄影作为武器”专题展是其中一大板块,展出包括沙飞、雷烨等10位摄影家拍摄的抗日战争历史影像。

2018年7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出资打造的浙江籍“抗战英烈”群雕在杭州武林广场落成,雷烨、郁达夫等12名英雄昂然挺立。2019年清明节前夕,金华日报派出采访组,到河北石家庄和英雄牺牲地平山,一路寻访这位金华籍战地记者的光辉足迹,推出报告文学《雷烨是谁?》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同年11月,雷烨杯新闻纪实暨“影·新时代金华精神”主题摄影展在金华书画院开幕,这是首次在摄影界推出以雷烨名字命名的摄影活动。2020年8月1日,时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位于浙江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后项村的“雷烨烈士故居”经修缮后正式对外开放。雷烨故居的开放,是保护和传承红色历史和革命先烈文化遗产的一个缩影,使这里成为又一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雷烨烈士故居

△2019年4月4日,《金华日报》独家推出《雷烨是谁?》

今年5月23日,这个中国文艺史上不同寻常的日子,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前光在浙江杭州调研时,来到雷烨雕像前缅怀先烈。他指出,为雷烨立像不仅体现了浙江人民对革命前辈的尊重,也表达着文艺界向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做出牺牲的文艺前辈的崇高敬意。视觉化地塑造英烈,能让人牢记历史,砥砺前行。他说,全国范围内摄影家的纪念碑还比较少,雷烨的故事很感人,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了解的人并不多。雷烨雕像的落成,不仅让我们缅怀英烈,不忘初心,也会使广大游客和观众进一步认识到摄影是极具风险的一门艺术,广大的摄影人也一定会从这个高大的摄影家雕像上,更加深刻地理解我们手中相机的分量和肩上的责任!

雷烨是抗大学子,是战地记者,是埋名60载的革命英雄。河北、浙江两地摄影工作者为树雷烨品牌团结携手、紧密合作。他们说,摄影人有责任、有义务宣传雷烨,弘扬雷烨精神,把他作为战地摄影记者的英勇精神和英雄壮举广为传播,让雷烨精神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

生死寻亲

雷烨情景剧

《一次心灵的对话》

雷烨作品

(部分)

参加1938年冀东抗日武装大起义的英雄们。雷烨 摄

1942年,子弟兵在喜峰口附近向敌人阵地扫射。 雷烨 摄

1942,冀东子弟兵大练兵,冀东。雷烨 摄

冀东子弟兵塞外山岗上的晚炊。雷烨 

冀东军分区政委李楚离和十团长王亢、政委吴涛在白马关古长城上。雷烨 

晓渡滦河。雷烨 

文章刊发于《中国摄影报》·2021年·第43期·1、2版

作者:李晶晶

声明:本文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取得授权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1:14 , Processed in 0.079483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