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吉恩·费舍尔:质疑影像

2006-4-7 16:10| 发布者:| 查看:1114| 评论:0

吉恩·费舍尔:质疑影像


    伦敦著名策展人、皇家艺术学院吉恩·费舍尔(JeanFisher)教授在谈到本次研讨会主题“视像之道”(TechniquesoftheVisible)时说,她首先想到的是“视觉”(visible)本身———关于影像的视觉经验和视觉呈现———她最关心的是,作为表现中介的影像,是否可以真的达成艺术家、艺术本身、观众三角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费舍尔说,“全球化”早已是一个引用率过高的词汇,但它仍然较好地形容了当下资本全球流动而带来的文化趋于一统的状态,其中自然也包括影像艺术。而与此同时,地区之间的本土差异性又在全球化经验带来的冲击下交错纵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让人们觉得本应相悖的两者难分难舍。在这两股文化流撞击的背景下,艺术家感到创作之源无比丰富的同时,又感到灵感的枯竭,因为他们很难完全陈述出这种丰富的感觉。
    她说,如本雅明在一战前所称的那样,在依赖于传媒达成信息交流的当今世界,“每一件事情在传到我们耳中之前都经过他人的诠释”,这一论断也成为当今传播学批判的一大基础,因此,作为传媒中介的影像并不具备本雅明提到的“沟通的直接性”,通过影像人们或许无法得到真正的沟通。换句话说,过度泛滥的影像并不能沟通我们和身边事物、体系、世界,而只是某种假象。费舍尔认为,艺术家惯于关注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但这并不是仅仅将社会和政治的主体因素混入艺术中就能完成的。如果艺术和以媒体导向的图像生产只是重复着相同的传统规则和内涵,那么观众在观看影像时本应接收的美感,就会在这些充满各种暗示性的附带信息中被冲淡。同时,艺术也会失去它的自主表现权利和独立内涵,并不是对“真实生活”的把握不当,而是它不再能掌握作者的心理意图和机械语言的规定性意图。于是,在以视觉冲击为先的当代艺术中,人们或许会质疑:在艺术家实践中的影像究竟能让人们看到什么,能否真正让观者和世界达成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1:26 , Processed in 0.069727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