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像”转化为“图像”的历史过程中,摄影是个绕不过的关键环节,它处在视觉图像转型这个新时代的开端。由小小的镜框框定世界开始,摄影的意义不只是我们今天谈论最多的“摄影——视觉的民主时代”,而是慢慢地从根本上开始动摇了人类以文字为主要媒介建立起来的时空观念和感知认识方式,从而开启了人类较阅读有本质不同的“读图”时代。 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把艺术归类于“技艺”(tekhne);翻检词典,关于art的解释,其中的一个义项中就是“技术、技巧”,而“人工制品”是artefact,表明技术与艺术具有同源性。在实际的艺术创作中,无论是出于纯粹实用的抑或纯粹审美的创造,都需要技术的或技巧的介入才能最后完成。可是自从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划界,机械制作和精神创造的等级区分被确定下来之后,由于精神领域中创造的的个性化特征让人难以描述并捕捉,也不排除人为垄断知识的拥有权故意将创造神秘化,技巧的运用被创造的神话所掩盖了,而知识分类、学科建制更强化了技术与创造的对立,机械技巧的创造性被遮蔽了。可学可用的“技术、技巧”遭受轻视,可遇不可求的“创造”得到赞美颂扬,也是渴望无限的人类自然的选择。看重心灵创造的我们对技术与技巧的关心历来是有限度的,直到今天,我们往往是把心灵的创造与技术技巧的运用分开来思考。 艺术发展史表明,人类精神的开拓与技术的发展是大致相协调的。马克思说:“只要知道某一民族使用什么金属——金、铜、银或铁——创造自己的武器、用具或装饰品,就可以臆断地确定它的文化水平”。 同样,对于个体而言,审美的创造与艺术的表现也是相一致的,互相作用互相制约。心灵蕴育形象的最终明晰,是在表达的最后一笔落下。精神性创造没有相应的艺术表现何以传达,而出色的艺术表达又将引领精神振翅高飞。 技术与审美的互相倚重和互相彰显关系是摄影告诉我们的,因为摄影克服了艺术表现的时间性滞后的困难。 印象派画家不放弃几近疯狂地快速作画的努力,以捕捉住转瞬即逝的印象。这种看似可笑的行为恰恰是人类要超越自我、超越有限的表现。而摄影的产生,解决了心灵创造与艺术表现的时间错位问题。“语像”时代心灵直觉表现和艺术的传达过程是不同步的,克罗齐说艺术就是心灵直觉的表现,语言传达是对心灵直觉表现的物理复写,已不再与创造相关,看来,克罗齐是抓住了“语像”时代心灵直觉表现与语言传达不同步或分离的这一事实。然而在“图像”时代,摄影将心灵直觉的表现与艺术传达合二为一,手借助摄影机实现了从眼从心所欲的表现。我们发现,作为科学发明的摄影,以其镜头的深入放大了形象的细节,以其图像的呈现构成了审美的图画,以其快捷的定格留存了瞬间的永恒,以其技术的运用步入了创造的殿堂。技术第一次实现了人渴望实现却又无力实现的梦想,技术与艺术在经历长期的分离后又实现了完满的结合。 摄影者在捕捉形象瞬间,他对表现对象的选取,对摄影技术的运用,对镜头视角的限定,都与他来自文化的(包括技术和技巧的)积累而形成的先于经验的范式结构交融互渗,彼此从对方获取补充并修正对方,在瞬间完成并以镜头定格。摄影的图像不是对人类原初直观图像的回归,而是“把文学想象的描写变成可视的画面”,是与人类的理性同步、与人的理解力相一致的眼力的审美表现。我们不否认发生学意义上感性认识是第一性的,但这绝不意味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有高下等级差异。感性向理性的运动,致使理性理解获得感性的丰富性,而理性向感性的反向运动,致使感性直观产生理性的深刻性,两者交互作用,历史地培养起人类日益敏锐的感知方式。这种能力的加强,也不断增强了我们在图像直观中捕捉图像的理性深刻的能力。而心手合一的摄影技术让分离的感性和理性携手于图像,在图像中,感性的直观沉积着深刻,理性的深刻显现着形象。摄影弥合了主体和客体、感性和理性间的裂隙,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分离。艺术是以形象表现世界、表达情感的,文学以语言为媒介,因而形象的表现,受制于符号的抽象性与言语的链条性,形象只能模糊地呈现于想象的空间,即最终是以间接的方式呈现;绘画虽然是以直观的形象表现生活,但在再现现实方面,纵使画家有再高明的技巧也难以与摄影技术相匹敌,绘画的速度始终赶不上时空转瞬的脚步,摄影可以将即时即地凝固于图像,并且以图像的“跳接”在时间的流程里拓展精神表现的深度。敏锐的学者指出,摄影文学是“面对快捷的生活流和思维流所出现的运用新的传媒手段从事 深度意义阐释的一种新的方式。” [FS:PAGE] 马丁•海德格尔说: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构想和把握为图像了。从根本上说,即世界变成了图像。他对“世界的图像”和“世界图像”的区分,某种意义上是绘画和摄影的分界。绘画是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摄影,审美与技术历史绽放的艺术之花,心手合一创造的文化之花,既是关于世界的图像,更是把世界构想和把握为图像。 摄影,终结了“语像”时代最具形象再现的现实主义绘画,开启了真正的“世界图像” 时代。 如果过去的时代是媒介对世界的模写的话,那么现在,我们则是用图像在建构世界。摄影则是用图像建构世界的基础,“世界图像”时代到处闪现着摄影的身影。涌现于现代的电影、电视、卡通和数码化成像等等,这些样式都与摄影有着一种内在的难以完全分离的“姻亲”关系。同时,传统的艺术样式如雕塑、绘画、戏剧等,也日益借重摄影拓展它们的表现领域,扩展它们的艺术影响。所以说,摄影是“语像”转向“图像”的关节。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17:17 , Processed in 0.072401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