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前辈,您可能曲解了我的意思,请听我肺腑之言。记得我的老师曾对我说,摄影有4关: 第一关是器材关 这是基础摄影与绘画不一样,摄影更依赖工具,技术性更强,摄影者需要丰富的器材知识,熟悉光的特性,人眼的视觉特性,胶片的感光特性,器材的实用特性等等。片子放大到两米寸135就是很勉强,需要4X5或更大的篇幅,没有片子就是不清楚,这是没有办法的。创作肯定受器材制约。 发明摄影术的达盖尔曾是画家,不过是个三流画家。 如果开一个聚会,邀请摄影人和画家共聚一堂,那么很快会形成两个团体,因为摄影人兴奋点和画者不一样,摄影人讨论的更多的一定是器材,例如:说您这片子真锐,用的是什么头?等等。很少听见画家说:您这幅画真好,使用生宣纸画的还是用熟宣纸画的? 这绝不能说摄影低于绘画,因为前者虽起源于后者(摄影从发明到现在不过160年而已),然而已自成体系,无论从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都有很大的不同。例如:绘画可以认为是加法:在一张白纸上去填上颜色和线条;摄影可以认为是减法:通过取景框排除不需要的东西。 第二关是技术关 熟练应用摄影工具是创作的基础,无法想象连快门光圈都高不懂的人能使用相机表达自己想要通过摄影表达的意志,熟练的使用相机直到感到它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最高境界。 过了一二关我们充其量可以被称为“摄影匠”,不能忘记,摄影是艺术的一个门类,是艺术的一种表达创作方式我们只会熟练使用器材而不直到自己要拍什么,为什么拍,怎样表达,只知道受人摆布,自己没有主观能动性,是不是只能叫“匠”? 江青也喜欢摄影,可她怎么做?让人摆好了相机自己按快门,这叫摄影?看看那个时代的人民日报等报纸,看看署名李进(好像不是这个进)的人拍的片子 -----江青的笔名就是李进!她“发表”了很多片子,而这些片子基本上都是这样照的,那么为她摆机器的人是谁呢?不知各位是否知道杜秀亭这个人,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摄影者。 第三关是创作关 就是能够熟练使用器材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事物。这一关也不难,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我们都可以达到,可以说决大多数摄影者都可以过此关。过了这关就可已成为摄影师就这三关吗?我们做到能用相机表现事物就到头了? 第四关是形成自己的风格流派 放眼摄影界,有几个人能跨越这一关?太难了。我的老师曾对我说:说句不好听的,摄影这个行业最好混!摄影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偶然性,不懂摄影的人可以无意中偶得一张上佳的片子,然而不懂绘画的人不可能画出一幅名画,这是事实。我们可以得大奖,甚至进入摄协,被人冠以摄影家,我们可能飘飘然.....之后不求上进,不再钻研。老师曾举例自己的很多学生本可以再向前走,然而成是机遇,败也是机遇,他们看不清自己了,不再向前走了。 所以f3兄,我决不是说器材不重要,我也不唯心,我的意思是不能唯器材北影前院长刘国典先生上课时曾对我们说,自己搞了几十年摄影被堆满了各种头衔,被称为“家”“大师”,而摄影才160年的历史可以说处于幼年,在飞速成长,自己不懂的东西太多了,越到后来越觉得自己的时间有限,实在做不到“精通”摄影,自己对摄影永远怀着崇敬的心理。 我低头看看自己: 自己刚学摄影的那些日子,揣着个凤凰205疯了似的到处去拍,白天四处游荡,拍摄,晚上不睡觉,熬夜冲洗,自己省吃俭用买的是胶卷,而现在是器材....那时一周要拍七八百张片子,后来渐渐改变了,取得了一些成绩,开始天天想着换器材:相机换成美能达700再90x再90s,镜头由标头换成变焦,换AF,70-210换成80-200,要大画幅,买来基辅88,再买来仙娜f1.... 我忘记了老师告诉我的:拍摄前(时)最不值钱的是胶片,而拍摄后最值钱的就是胶片! [FS:PAGE] 我后5年拍的片子的总量真得没有刚学摄影的头一年多,老师的话早抛到了九霄云外,想到这,我的汗水涔涔而下。很多人走着走者就迷路了,终点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我也曾想:自己的终点是哪里?我这样走能到吗? ★xitek: 俺多嘴,插句话。关于唯心唯物论,俺觉得要坚持唯物论,唯心论是否能坚持就要看各个人自己的造化了。其实摄影这行里,如果要出“作品”,那就一定要坚持唯心的观点,(不要认为“唯心”不好“唯物”好,那是政治上的内容),这样才能出一些好的作品;反观坚持“器材论”者,都是些彻彻底底的唯物主义者,如果没有唯心的观点,很难拍摄出好的片子(俺就是这样的,搞技术太久了,对一些技术细节过于看重,很难体会其中的“唯心”或“艺术”的内容)。在“摄影“这项活动中,首先要坚持”唯物“论,再提升到”唯心“论,唯物论是基础,否则后面的唯心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这就和”两个文明“一样的,先搞好物质文明才能搞好精神文明。 ★f3hp: 前辈不敢当!一直连不上坛子。你知道我顶多是个玩手,连工匠都不敢当。你的观点的确是很典型的,和我的观点有些差异,但不能说你的和我的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我们在这里讨论只是想增进互相的理解而已。 你老师的关于摄影要过四关的说法正是我所不以为然之处,我的观点是这四关的任何一关都是永远越不过去的,它们并不是按高低和难易顺序排列的四个“关卡”,而是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的摄影的几个方面,这是摄影的一个特性。以我的理解刘国典说的也是这个意思,我赞同。 你说亚当斯是在过第几关时发明的分区曝光法?这不算抬扛吧?:-) 做为一个业余爱好者,最终的影象并不是摄影活动的唯一目的,甚至不是最重要或最根本的目的,整个摄影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乐趣和兴趣所在,决不只在按快门那一瞬间,你老师说的“第四关”并不应该是大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关于江青的传闻,无疑是故意丑化。从我读过的资料来看,她老人家应是和我一夥的。 把本坛分为工具箱和调色板是很荒唐的做法,完全不合摄影逻辑,按你老师的4关说就更没道理了,因为那里的多数人连第一关都没过,就已经开始厌烦对器材和技术的讨论,我认为这样很浮燥和功利,或者象那些想通过买彩票发财的人。这是另外一个话题。 对技术细节的轻视和贬低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那叫“雕虫小技”,在摄影上的表现就是这“4关论”。 我看过的屈指可数的几本摄影书里有一本叫"Beyond the zone system,"( by Phil Davis 3rd Ed),看着这本书我在想,中国人不可能写出这样的书,有Phil这种精神的中国人不会以摄影为生,以摄影为专业的人决不会去干这“无聊”的事。…… ★AirforceOne: 真前辈也! 虽然俺对您的许多具体玩法颇不以为然, 起码俺不会也不敢坐在MT上按快门.但对这玩的态度俺喝一声彩, 明白人才说得出这明白话。 ★135F2DC: 高见!对技术细节的轻视和贬低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那叫“雕虫小技”,在摄影上的表现就是这“4关论”。 ★xitek: F3hp这老小子真有种!‘对技术细节的轻视和贬低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那叫“雕虫小技”’。真知灼见!江青的确好象是个器材狂,也是应该感谢她,否则中国的照相机也没这么大名气。 [FS:PAGE] ★f90s: 看来我的表达能力真有问题……我不是说按部就班的走这四部,这四部也不是我发明的无非是前人的经验而已,所谓艺无定式,换个角度讲,什么叫过关?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例如过第一关就无法统一界定,广义上说只要有相机第一关就过了。这四步是融合在一起的,就象连续光谱一样:为什么人们都说七色光?光就有七种颜色?我大学学的是物理,当时就学过,自然光有无穷多的颜色,那为什么要说七色光,那是为便于表达是一种提炼。假设有人接受这过四关的观点,我也不是说每个人都要达到所谓形成个人风格的“境界”,其实我们拿起相机的目的就是不一样的,就象音乐中有器材发烧友和音乐发烧友之分一样,我就是前者,我也不屑被有些人鄙视,说我伪音乐,我就不管那一套,你管我呢,我自己爽就行,你指手画脚什么。 这四关的观点来自北影图片摄影专业,仅供参考。我是赞同的,因为她适合我,我是按照她走的,对也罢错也罢从现在看,我是在她的指导下成长的,也许(极端)她对其他人都是错的,那与我无关,我只要达到自己的目标就可以。因此,只要有助于我达到自己的目标的手段就是对的。这仅仅是对我本人而言,贴出来并不想误导谁,只是交流只是希望对一些朋友有所帮助,哪怕只有一个人。 我一直怀着一种平静的心态学摄影,去拍摄,我也没有争强好胜之心,大家都拿着相机因此走到了一起,这是我们最大的共同点,都是有共同语言的,可以说是一个大家庭,观点绝对绝不可能一致,要不然我觉得摄影也没什么意思了。最后f3兄的观点对我也有启发,这不是虚伪的客套话,希望多交流。 ★snoky: 生动的一课!读完之后,感慨万分……晚辈,今儿个在您这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新浪网为什么我常来,就是想“学”摄影。有您老在这儿,新浪网的点击率定直线上升,这样下去新浪得给您发“工资”才是呀!:) 支持!支持!支持!f3、f9各给一朵“大红花”以表鼓励! “只要有助于我达到自己的目标的手段就是对的。这仅仅是对我本人而言,贴出来并不想误导谁,只是交流只是希望对一些朋友有所帮助,哪怕只有一个人。”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2 12:45 , Processed in 0.01597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