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主人”和“主人”的关注

2006-8-6 14:07| 发布者:| 查看:892| 评论:0

       7月8日下午,许多京城的摄影家、爱好者和媒体记者来到798大山子艺术区的百年印象画廊,参加河南摄影家姜健的"孤儿档案"摄影展开幕酒会。这是姜健继"场景"、"主人"之后,又推出的"孤儿档案"摄影工程,展览已于7月1日开展,时间将延续一个月。 
    2004年河南省慈善总会与少林寺联合策划发起“千名孤儿救助暨少林慈幼院筹建活动”。对全省1036名16岁以下父母双亡  有监护人  的特困孤儿进行资助,由少林寺筹资对每个孤儿发放每年人民币560元的生活学习资助金,直至他们成年。一直用镜头关注农村的姜健立即用肖像档案的方式来记录和见证了这个充满仁慈与爱心的行动。他计划每五年一次用不同的影像方式跟踪记录他们的生活与变化,同时制作文本档案和影展在国内外传播。 
    姜健在画册的后记中说:“"孤儿档案"是一个很大的影像行为计划,五年之后,我想邀请十名中国摄影家用各自不同的影像方式和我共同追踪记录这些孩子的生存变化,十年之后,再邀请十名外国摄影家也用各自不同的影像方式和我来做同样的事。通过这样一个计划,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比较文本,从而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影像观念面对同一事件的反应与态度。通过我们的影像共同见证这样一个有意义的事情。” 
    姜健是近年来国内外普遍关注的著名摄影家。"孤儿档案"是他成功推出"主人"之后,对自己苦苦追求的独具个人特色的影像系统的完善。作为一个成熟而有品格的摄影家,这是姜健在用自己的“第三只眼睛”和"主人"里的主人公对视的延续和拓展,是在以“主人”的姿态对社会未来“主人”的关注实现了摄影家的社会角色的转换,也是以摄影家的良知与责任再次投向社会低层生命群体的深情对接。著名策展人李媚在为姜健同期出版的"孤儿档案"画册写的序中说:“姜健的目光从较为宽泛的场景进一步收缩,进入了个人命运的具体关注,具体是一种可贵的品格。” 
    20多年来,姜健从一开始接触摄影,就对中原百姓情有独钟,曾在农村生活的深切的生命体验给了他深厚的乡村情结。姜健的作品近10年来不断引起国内外的关注和青睐,每年都要被邀请到国外展览,参加摄影节,许多作品还被法国国家摄影艺术中心和一些企业、收藏家收藏。据悉,他的"孤儿档案"在去年的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上获得了年度优秀摄影师金奖,随后的今年上半年就又被邀请参加澳大利亚福尔曼托国际摄影节和法国摄影节,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姜健的摄影让这些孩子的命运成为一种公众事件。从此,他们将在公众的注目下成长。"孤儿档案"使姜健从此有了具体的注视,1000个孩子的成长与命运将成为他生命之中不可推卸的责任与牵挂。让我们祝福这1000个孩子,也祝福姜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17 07:33 , Processed in 0.01604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