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曾翰:指向摄影的路标

2006-8-17 16:01| 发布者:| 查看:855| 评论:0|来自:城市画报


(曾翰《世界·遗迹》)

  10年前那个阴郁的下午,在校图书馆书架上,我抽出两本略粘灰尘的书,随手翻开,便被里面那些印刷质量欠奉的图片镇住了,就像第一次读卡夫卡或《百年孤独》时那种先为之深陷,而后豁然开朗的情形。这两本分别名为《当代摄影大师——20位人性见证者》和《当代摄影新锐——17位影像新生代》的小书,让我记住了一位台湾人:阮义忠。当其时,我已经倒腾所谓的摄影半年有余,通过名目繁多的摄影教科书和摄影杂志,也算懂得诸如构图、用光、景深、黄金分割等等名堂,但每每端起相机时,总会问自己:拍照为什么?摄影是什么?

  直到那天直接面对书中那些凝重的名字——桑德、柯特兹、布列松、卡帕、罗伯特·弗兰卡、克莱因、黛安·阿勃丝、寇德卡、索德克……我想我们这些选择摄影的家伙,没有几个是可以绕开这些名字的,所以,至今我们仍然应该向阮义忠致敬,正是他这两本印刷粗糙的小册子以及后来他主编的杂志《摄影家》,开启了多少相机后面的眼睛、头脑和心灵。
  
  同时要致敬的还有顾铮,虽然很早以前在旧书摊无意淘到就算放在今天都显得锐利和前卫的短命杂志《现代摄影》,那时就已领略了他们那个叫“北河盟”的摄影团体的犀利影像,但真正让我们记住这个名字的,是在他从日本归来后一本接一本的摄影论著,以及散见各报刊的一篇篇让人眼界顿开的摄影评论。从2000年开始,我一期没拉地追看《艺术世界》杂志,因为顾铮几乎每个月都会于此介绍一个个在影像世界中探求无限可能性的特立独行的摄影家。那个篇幅不大的专栏就像一所摄影函授学校,只不过它教的不是如何学会摄影,而是为什么要选择摄影作为你的生活你的话语你的情思,乃至你的生命和灵魂。
  
  曾经在国内一个热闹的摄影节上发生过这挡子争论:好心的安哥热情地向与会摄影行家推介一群年轻的广东摄影师的个人化作品,结果竟遭到一众摄影“腕”们的围攻,他们纷纷义正辞严地斥责道:“这是对摄影的侮辱!”“摄影不能没有底线!”云云,而引起这般“愤慨”的原因仅仅是因为那几位年轻摄影师的某些照片“竟然”日暴光过度⑿榻埂⑽拗魈狻:罄矗庑┱掌闹魅嗣翘秸庑┰鹉眩坪醪⑽尢蠓从Γ蛭翘宄约何裁囱≡裾庋纳阌胺绞剑窍胱龅恼且绾瓮黄扑缴阌暗牡紫摺?
  
  和顾铮谈起此事,顾铮苦笑:“中国的摄影不是要不要底线,而是太少人探求摄影的可能性。”
  
  不要对我说摄影需不需要底线,而应该看看你自己是不是给摄影穿上底裤,让摄影变成某种功利需求的遮羞布。
  
  1957年,35岁的黛安·阿勃丝放弃了与丈夫一起经营的相当成功的时装摄影和婚姻生活,一头扎进相对于正常社会所谓的畸形世界,通过镜头将那些平时不愿意多看一眼的人和景像摄入底片。摄影对她而言,从来就是在挑战底线。“任何事从来就不是一般人所熟悉的那样,我所认为的是我从未见过的。我想描写的是:你无法脱出自己的皮肤,而进入其他人的身躯,别人的悲剧永远不可能成为你的。”
  
  几年前,在摄影记者手里相传的一张软盘,终于变成了眼前这本《荒谬的真实——黛安·阿勃丝传奇的一生》。再次仔细阅读个中文字和图片,所谓真实并不荒谬,黑暗中影像的力量正在凝聚,它们在对你说:“只有与自己生命有关的摄影才是真实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17:32 , Processed in 0.205712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