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仔的黄昏。美国 克里斯·约翰斯 摄
光是摄影的生命。摄影者对光的敏感和追求近乎苛刻。 从教科书或前人的作品中,我们学到了数学公式一样教条的用光法则,对光的态度时常表现出谨小慎微的胆怯和八股味的承袭。要么在山野中苦等朝阳与晚霞那一抹梦中的闪亮,要么在摄影棚里按图索骥地调整灯位,这种举动让我们错过了太多的精彩画面,而我们还津津乐道称之为无上法典。事实上,每天24小时的每一刻都可以拍照,也都可以得到经典的结果。 强光烘托华彩、侧光刻画层次、逆光制造风格,而几乎被我们遗忘的弱光呢?只要有勇气在弱光中开启快门,也一定能得到意外的新奇。 当我们习惯了一种所谓得心应手的拍摄方式时,改变的危机就已经来临。惯性是危险的顽疾,可怕的随波逐流是扼杀艺术的罪魁祸首。 以弱光手法进行创作,并不是猎奇似的创新。绘画作为摄影的师哥,早在17世纪就有一群那不勒斯和西班牙画家创造了“暗色调主义”。他们寻求在弱光中描摹艺术中的事物。 一支烛光映着温暖笑容,一盏满月从暗夜划过,一把火炬激荡起万人热情……弱光拍摄开辟了摄影的疆域,打破了既定的创造模式,同时给我们疲惫的观看注入了兴奋。貌似波澜不惊的低调画面,如同言语不多的沉默,偶尔闪动着不张扬的光亮,就是掷地有声的金子般的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