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张新闻照片的图片说明,在基本事实一样的前提下,被不同的文字说明赋予了完全不同的意义,而且,都没有失实。也就是说,文字说明的写作并不单纯取决于新闻事实,也取决于选择的立场,而选择的立场又取决于你是一家什么样的媒体、你的读者对象是谁。 图片的文字说明对于新闻摄影究竟意味着什么?本雅明在《摄影小史》中说:“(摄影)报道与真实性并不总是能联上关系,因为报道中的相片是靠语言来相互联结、发挥作用的。……这里一定要有图说文字的介入,图说借着将生命情境作文字化的处理而与摄影建立关系,少了这一过程,任何摄影的建构必然会不够明确。” 2006普利策奖——“卡特里娜”飓风:灾民穿上一双不合脚的鞋子 2004年度普利策奖突发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之一《告别战友》 《时代》2005最佳照片之一《参加投票的伊拉克妇女》:一名伊拉克妇女手指上的紫色标记表明她参加了1月30日过渡议会的投票,这是伊拉克自1953年以来的首次自由投票。 《时代》2005最佳照片之一《最后的抵抗》:按照沙龙总理的单边撤离计划,以色列折除了位于巴方领土的25个犹太人定居点,以军在一个西岸定居点和一名女定居者发生争斗。 ![]() 现代报道摄影中,越来越多的照片采用特写镜头拍摄。士兵在参加战友时葬礼的一双噙满泪水的眼睛、洪水过后灾民穿着自制纸板拖鞋的脚、两国元首会晤时的意味深长的表情……这些细微的影像都已经成为摄影记者瞄准拍摄的目标,摄影记者期望对它们直观的感受能够打动读者,对读者的情感世界产生迅速的影响。可是影像越细微、情感信息越丰富,影像自身所显现出的事实信息往往就越少。这时,图片的文字说明能够发挥作用的余地就越大。 一位资深编辑曾说过,在报纸上除了标题外,阅读率最高的就是图片说明。是的,如果右面的图片没有文字说明,我们有可能在情感上被打动,但照片中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背景是什么,这些基本新闻事实读者却无从知晓,照片的意义在读者还是一头雾水的时候是无法显现的。没有文字说明,这些图片也许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不能向读者传达它们所蕴含着的丰富的信息。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19:30 , Processed in 0.208283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