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对一百名摄影专业生做了一次调查,结果表明,一个专业生一天可以不看电视,如果一周不看电视他们就不易做到,如果一个月不看电视就根本做不到,那么一年不看电视他们绝对不能做到。由此可见,现代化的传媒——电视,不仅摄影专业生生活中离不了,而且摄影课堂上也不可少。 一、摄影教学的通俗性 坐在课堂上看电视已是习以为常的事。但关键的是,根据课题怎样引导学生去看,看什么内容,达到什么目的。如我在讲摄影景别这一课时,边讲边在黑板上用板书和板图讲明景别的重点,拿出范片来展示,让学生加深印象,看片子辨别各种景别。并在黑板上写下了《大学摄影基础教程》第115页这段话“摄影的景别多借用电影的景别标准”。然后,我让学生转入电教室上课,打开电视看电影,冯小宁自编、自导、自摄的彩色故事片《黄河绝恋》深深吸引着学生,课堂上一会儿“嗷……嗷……”尖叫,一会儿肃穆沉思。我抓住学生的心理,利用电视的定格功能,边看边拿起教鞭讲解影响构图的因素,以及角度、距离与高度的关系,这样针对性的,有的放矢的看门道,不看热闹,使学生通俗易懂,学生喜闻乐见,学的快,记的牢。看完影片后我有意提问了一个同学,学生对景别的标准对答如流,而且辨别的非常准确。下课后,我布置了作业,利用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五种景别拍五幅人像。而在作品讲评课上,我惊奇的发现学生在人像习作中景别的运用十分到位。这应该感谢我的助教——电视,她真是我的好帮手,她的作用,她的功劳不可低估。尤其是在学生的摄影随笔中曾这样写到“谢谢老师,你把这么美的影片让我们欣赏,使我们不仅学到了摄影专业知识,而且使我们受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革命传统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我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我们一定要向冯老师学习,全面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适应未来摄影的市场。 二、摄影教学的生动性 我在讲画面的结构中心这节课时,突出的难点就是“结构中心应在视觉中心上,而结构中心不在画面的几何中心上”。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黄金分割定律,中外比是怎样形成的。最后使学生牢记“入乎规矩之中”,才能“出乎规矩之外”,达到运用自如的目的。定义写在了黑板上,板图画在了黑板上,学生能否从心里领会呢?在电教室我放映了自录的央视十套的节目《百家讲坛》,专家论黄金分割,让学生打开电视学定律。这种声像合一、图文并茂、连续画面、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不出课堂就能见到我国著名数学家的风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特别是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袁向东、冯绪宁两位教授的演讲,举出的例子从四千六百年以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长于底边的正方形和高的比就是近似等于黄金分割的0.624米,近似0.618米,接近黄金分割;两千五百年以前,巴特农神殿画出来的矩形,高和它的宽比恰好是黄金分割的比;雕塑作品大卫,肚脐眼到脚是0.618米,这算一段距离,然后是他的全身高,这两个比,正好是黄金分割处,就会感到这个图象很美,心理学家测试表明具有和谐美,使人赏心悦目。袁教授风趣的讲他的身高是1.63米,肚脐眼到脚跟是98厘米,除它之后是0.6米,穿一双鞋,鞋跟厚两厘米,恰好是下面一米,上面是1.63米,除出来差不多是0.618米,这个例子生动、直观、形象使人难忘。海螺是黄金分割,割出来的自然产物,它体现了自然界神奇的数学美。鹦鹉螺自然形成的螺旋符合黄金分割点,最早出现在欧几里得的书上,叫中外比。 文艺复兴时期人体比例达芬奇,人扛着胳膊是分割比,他没有完成的名作叫圣徒杰罗姆,这幅画就符合黄金分割。先设一个分割点再去作画。达芬奇的成功就和黄金分割是分不开的。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优选法》,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典范。中科院院士王元教授认为,做试验区间是零到一,首先在黄金分割点上做试验,分割点对称的地方,它这个0.618对过来是0.382,这两个点做了实验以后就可以比较它的结果,可以把实验的区间缩小,缩小到多长,原来就是一,现在缩小到0.618,然后再把0.618缩小到0.618,最后变成了一个点,如果你不用黄金分割你肯定会吃亏,而用黄金分割的话,是用数学证明它是最好的。冯绪宁教授讲到黄金分割和数列很有关系,黄金分割是无理数,往往是用分数代替。有一个叫斐波那契的数列,它的每前一项比后项,就是越来越接近0.618,就是黄金比这个数。冯教授利用“数列图”证明,结果是无限逼近黄金分割比。袁教授从数学上讲有一串有理数,逼近了这样一个无理数,它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斐波那契数列的前项比后项得出来的都是一些有理数,都是无限的小数,这一串数正好逼近黄金分割数,很有意思吧!数字化归功于代数,编密码,解密码都离不开斐波那契数列。袁教授文学根基很好,他讲到“删繁就简三秋树,立异标新二月花。”这和数量与形状无关,内容去掉,来揭露事物本质,非常清透。实际上黄金分割就是事实上我们有一个线段,这个线段这头是零另一头是一,其中有一个数,这个数本身是一个无理数,那么它是可以展开成一个无穷小数,它的前面0.618等,往下是点、点、点……,这个数就是黄金分割。 [FS:PAGE] 看完三位教授的演讲,我趁热打铁有意诱导学生,提问学生“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争先恐后回答,深有感触的说“数学是摄影艺术的基础课,学不好数学就学不好摄影,数学也是一门艺术。”并根据老师讲的结构中心与视觉中心,学生得出的结论就是黄金分割定律,他们认为“黄金比率也叫黄金律或中外比,既指把一条直线分割成两条线段,使其中短线段和长线段之比等于长线段与全线段之比,其比值为0.618。这段精辟的论述使课堂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感到非常欣慰,这就是“电视”魅力的所在。 三、摄影教学的形象性 在摄影教学中既要体现基本理论,又要体现学生的基本能力。这就要学用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牢固树立“实践出真知,实践第一”的观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动脑、用心、动手的实际能力。比如,我在上摄影美学基础课时,重点讲解什么是人像美姿,我边讲边做示范,用我的动作造型来吸引学生,用形象来打动学生,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使学生快快乐乐学美姿,然后,因势利导讲明“美姿就是通过摄影师根据现实生活中不同类型人的习惯性,下意识的动作,通过姿态美的标准,来要求人物的肢体语言与形体线条的准确表现。而肢体语言是指人物的头、颈、肩、臂、手、胸、腰、臀、腿、脚等部位,受拍摄时的环境气氛与内心情绪的影响所发生的变化,从而表现出一定的外表形态与内心情感。形体线条是指被摄人物的肢体在摄影画面中自然形成的形态与线条,二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学生明确了定义,又看了我带的范片后,印象较深。认为美姿在人像中不可缺少,用美姿来塑造人、完善人、表现人,用活生生的形象美来打动人、感染人。我把学生带进电教室,让学生打开电视看美姿,练美姿,学生们被专题片《时装与模特大赛》深深吸引,荧屏上的形象和美姿使学生不由自主的手舞足蹈、边看边练,课堂变成了练姿房,学生们激动万分,笑声不断,受益匪浅。然后,让学生“真枪实弹”拍美姿,讲评课上评美姿,让片中的形象说话,让形象来打动学生。学生曾在摄影随笔中这样写到“用心灵点燃青春火,让创意浇开光影花。才能创造美、传播美、奉献美的形象。” 四、摄影教学的挑战性 摄影教学要在围绕学生“兴趣点”上下功夫,强调今天的课堂,就是明天的市场,而明天的市场就是残酷的“战场”,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实行多元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摄影教学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挑战自我,挑战市场,挑战未来!使学生更新摄影的理念,富有战略构想,才能适应激烈竞争的摄影市场。摄影教学要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用学生所用,利用现代化的电视传媒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我在讲摄影创作课时,强调了深入生活,感受创作,激发灵感,抓取瞬间之美。让学生在生活和社会课堂上经风雨见世面。最后使自己的作品变商品,知识变财富,要求学生相机随身带,跟着生活走。明确指出“摄影创作就是摄影人借助照相机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用摄影艺术手法,创作出来的直观、形象、生动、真实的感人画面,使作品贴近生活,高于生活,胜似生活,使群众喜闻乐见。”比如,在摄影课堂上我把《瞬间世界》节目让学生们欣赏,让北京自由摄影师卢广出现在电视荧屏上,他连续八年参加“荷赛”都名落孙山,第九年他的作品组照《河南艾滋病村》荣获一等奖。这种精神,这种毅力,这种耐心就富有挑战性。卢广的获奖不仅是中国人骄傲,也是摄影人的光荣。看卢广,树榜样,挑战自我。看你的作品什么时候能发表?何时能获奖?提倡贵在参与,自信才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课堂上这些煽动、挑战性的语言,深深刺激着、激励着同学们,同学们发奋学习,不甘落后,学院创建四年多来,摄影专业生在各种媒体上发表作品763幅,还有32幅获奖,8人加入了洛阳摄影家协会,6人加入了河南青年摄影家协会,两名摄影教师加入了中国摄影家协会,论文《摄影教学贵在形象化》、《内容与形式的结合》、《论电视传媒与摄影教学》荣获全国高校摄影联合会优秀论文奖,学院摄影协会被洛阳市摄影家协会接纳为团体会员。百分之九十九的毕业生拿到中级摄影师资格证书。特别是在二零零二年至二零零三年中,我院学生创造了在《瞬间世界》节目中参与人数最多,展示作品最多,抽奖时获奖人数最多的“全国纪录”。学生们尝到了创作的甜头,得知“以她媒体,传咱美名”的挑战性。学生学习兴趣大增,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三届毕业生供不应求。当然,电视传媒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FS:PAGE] 综上所述,电视传媒不仅是艺术的载体,又是视觉、视听的影像艺术。在告别黑板与粉笔的今天,教师利用电脑设计出课件,在现代化多媒体上展示,无疑是摄影教学的一次重大革命。但日益普及的电视传媒不能忽视,她的功劳不能低估,她仍然是光彩照人,具有艺术的魅力。四年多来,我曾把央视的节目《瞬间世界》、《艺术人生》、《同一首歌》、《书画欣赏》、《音画时尚》、《百家讲坛》、《电视诗歌散文》、《时装与模特大赛》、《青年歌手大赛》、《经典影视》等,还有贵州卫视的《光影再现》、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上海卫视的《摩登时代》节目针对性的引进摄影课堂,娱教娱乐,使快乐教育法受益颇大。这是电视传媒与摄影教学有机结合的产物。 电视传媒,学生离不开,教师离不了,电视是我师,电视是我友,电视就是活教材,电视就是百科全书,师生深深地爱着您。电视传媒,如此之快,如此之广,如此之美,一旦与摄影教学结合,她将产生巨大的动力。她不仅是精神上的,而且是物质上的,是师生共有的。 电视——是我师,愿你的桃李满天下!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21:16 , Processed in 0.075400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