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思想是摄影艺术的灵魂
————文卓摄影漫谈之二
秋河:反思了一下,自己的确也存在有一定程度上老师所说的初学者心态,道理很简单,就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被关注,尤其是年轻人、初学者。很奇怪的事情,似乎这是与生俱来的。而一旦收获了一点点别人的迎合,便兴奋不已,甚至有冲动者就骄傲起来,目空自大,自以为很了不起了,浮躁之风似乎日益严重。
文卓:我学摄影主要在这么几个方面有所收获,一是观察事物的能力提高,很多读书人注重的是“理”上的东西,对现实世界反映迟钝,甚至对一些环境的重大变化都视而不见;二是审美情趣的提升,懂得一些基本的摄影的审美(包括审丑)标准;三是明白了一种艺术类型的个中道理,提高了思维能力,世界上很多事物的道理是相通的,明白了一个道理,就可以举一反三,继而触类旁通,再而融会贯通,能够达到这个层次就可以对社会事物的认识通达无碍,这是我追求的理想能力目标。 其次,学习摄影,真正要出有思想的作品,功夫已经不是在摄影本身,而是每一个人的自身修养和文化底蕴的深浅了,在于他对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就是能不能触类旁通和对各种文化思想的融会贯通,能不能够合理有效地运用到摄影艺术中来,用摄影的艺术表现方式来展示底蕴和修养。 秋河:从另一个更为大的角度来看,或者能否这样说:本质内容是思想和文化甚至是整个人类的文明史,而各种艺术则是表现和反映本质内容的平台或者渠道,因此就有了艺术的共通性,艺术的存在也就有了共同的目标和意义,也就是人类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也就直接或间接的继承和发扬了人类的文明。我们每个追求艺术的个体都无意中的在不懈的为这个做着贡献。 文卓:对极了,摄影艺术的进步就在于大家不断地突破、创新,将摄影艺术的各种要素发挥到极致,社会经济发展给摄影提供了更加广泛的题材,技术的进步使摄影更加普及和提供了便利,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和融合使摄影的思想性得到深化。换句话说,摄影是所有艺术形式类别中普及程度、人们爱好程度最高的品种。有了这样一个庞大的队伍,摄影艺术的发展道路上已经出现了万马奔腾的局面,少数名家做贡献的时代已经结束,今后将再也出不了亚当斯、布列松,因为现在人人都是布列松、亚当斯。 其次,摄影是一门易学难精的艺术类型,随着技术的进步,进入摄影的门槛越来越低,现在进入了初学者众,精学者寡的时代,除了竞争激烈难度加大的原因,很多人并没有真当回事,很多人是抱着玩一玩、凑个热闹的心态开始学摄影的,只要会用一些基本的构图等要素,能够应付日常生活的记录就可以了。所以对于这种学习者,大可不必花很多心机去评讲。对于真心想学的人,则必须让他们明白真正的摄影是甚么,最好在一开始就不要受蒙骗,现在很多人学出个半吊子水平,就是给全国各级摄影学会的那帮没有思想和文化品位内涵的人带坏了。讲课只讲技术和艺术,评奖也只讲技术和艺术表现形式,就是不知道摄影还要讲思想文化,结果,几乎全中国的摄影人都变成了摄影匠人,不是只会比设备,就是只会比光影、构图,使得摄影人对社会变革熟视无睹,格格不入,摄影不能入世,远离社会,远离生活,大家一窝蜂地跑西藏、跑新疆,以为不去这些地方就出不了好片子,大片子,全是误导。这个问题最后还是要回归,等到这些风光全拍完,拍烂,拍人体拍得没有意思以后,最终还是会回归社会,反映生活,反映时代变迁的。 所附图片系文卓老师作品,名为《端庄》的埃及人像。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21:20 , Processed in 0.116778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