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如何评价摄影作品(图)

2006-11-24 20:05| 发布者:| 查看:1013| 评论:0|原作者:可娜的博客


如何评价摄影作品 
              
————文卓摄影漫谈之一 

    文卓老师是我在新摄影上认识的朋友,在摄影界,他虽然不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摄影艺术家,但是他对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如何真正地具备艺术的功能,一个摄影爱好者或是摄影艺人,怎样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有思想内涵的作品,颇有见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更像是一位目光敏锐的摄影艺术批评家。通过阅读他在新摄影论坛上的文章,我受益匪浅。特将他和摄友们共同讨论的内容整理上载到这里供博友们欣赏学习。
 
    秋河:片子看多了,感觉有些片子即使色彩或者构图运用不是很好,但是命题和内涵却有过人之处。如何综合的去考虑一幅作品,具体来说应包括哪些方面,各个方面之间如何综合评价?
 
    文卓:我认为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把握,摄影是技术、艺术、思想性三位一体的一种较为特殊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因此,从技术上来说,主要从曝光是否准确;焦点是否实;质感是否逼真;色彩还原、饱和度高;景深控制到位等方面来评价。从艺术上来说,又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技术手段(曝光指数、镜头、记录体等)为艺术和思想服务的有效运用,如调子的选择,影调明暗的对比、反差等,第二层是视觉形式语言的表达,譬如构图,包括黄金分割线的运用,曲线、点、线、面、色块等平面几何结构的运用等;第三层是视觉语言艺术表现手段的灵活运用,如对比、韵律、节奏、隐寓等。从思想性来说,作品表达了摄影者什么样的创作指导原则,表达了什么样的人文思想和道德情怀,能否以典型的社会事物还原社会时代特征;能否在静止、表现瞬间的摄影作品中体现社会的“变化”。从根本上来说,技术、艺术是为作品的思想性服务的,但是,现在我国的摄影界已经没有思想了,流于为形式而形式,流于玩弄技巧,都变成了摄影匠人,很是恶劣。没有思想文化底蕴的摄影界是悲哀的。
 
    秋河:新摄影这个平台里,似乎看到的评论几乎都是说好的,言缺者极少,难道这么多作品都达到很高的水平了,难道就没缺点可说了吗?
 
    文卓:技术是基础,艺术表现是载体,思想是灵魂。灵魂不能没有载体,而载体失去了灵魂也就失去了生命。学好摄影必须循序渐进,技术基础打不好,就不要说如何艺术表现,就更不用谈思想的表现了。现在许多初学者不知道这个道理,以至于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和艺术以后就陷于其中不能自拔,以为这些就是摄影艺术的全部,所以你看他们的作品很空洞,而我将这一类的作品通通视为小品练习作业,不能称其为作品,道理很简单,因为他没有将作品注入思想,没有灵魂。
    新摄影上有很多初学者,水平参差不齐,鼓励新人不断学习,多表扬多鼓励也是正常的。很多人自己也就水平有限,也不知道摄影的评价标准是什么,也就看个热闹,形式感强烈一点的就赞不绝口,提不出批评意见。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心理因素,大家都习惯于听好话,在网上尤其要的是点击率,投桃报李,我都说别人的好,自然多人都来捧我的场,你老是说别人的不好的地方,就等于违反了这种游戏的潜规则,所以,在新摄影上就看你的价值取向,要热闹,门庭若市,就给谁都说好话,而且还要多说。讲评价标准,就要做好准备无人问津。
    再者,在网上如同社会一般,新摄影上的这个问题就与超女的短信投票机制异曲同工,好友越多,每张片子捧场的人越多,名气就越大。芙蓉姐姐、木子美等就是靠出位来聚人气,同样道理,越多人赞扬说好,自己的感觉就越好,而不管自己的片子是不是真的好。所以,社会上的道德评价标准在人们心中的普遍缺失造就了芙蓉姐姐和木子美,摄影界的作品评价标准的缺失,也就造就了新摄影的这种奇怪现象。由此我们延伸讨论政治上的民主投票机制,同样将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得票多的未必是最好的,我们投票选举的结果将会是谁会拉选票而不是我们的好代理人,结果和目的是两回事,美国总统布什的当选和连任就说明了这一点。民众的盲目性是民主的最大敌人。 [FS:PAGE]
     最后附上文卓老师的一张片子名为《点上一盏烛光》,其实,就我看来,孩子那清澈明亮的眼睛,犹如一盏明亮的烛光。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21:00 , Processed in 0.505962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