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车人雨中摔跟头的照片引发讨论后不久,互联网上就流传开另一组厦门骑车人摔跤的照片,据称也是柳涛所拍。于是,网友们的讨论炸了锅似的有了新一轮高潮,对柳涛的批评意见更多了些,言辞也似乎更严厉了些。有位曾力挺柳涛的网友痛苦地说,看了第二组照片,他也犹豫了。 看来,柳涛到底拍了一组骑车人摔跤的照片,还是拍了数组,成为不少参与讨论者观点和立场分界点。那么,拍一人和拍数人摔跤有无区别,区别多大呢?笔者认为,这个因素在评价柳涛抓拍骑车人摔跟头是对是错的讨论中并无多大意义。 其一,从事件本身来说,柳涛有自己的难处。柳涛在受邀参与新浪网专家聊天时提及,自己当时拍了一系列照片,除两组摔跤照片外(这一点在接受本报专访时也得到证实———编者注),还拍了其他人没摔的镜头。两组摔跤照片中第一组是下意识地按快门,第二组是有意识拍的。柳涛说,把这些照片当时都发给编辑,是想证明这些照片不是摆拍的,不是找人“作秀”,路人摔跤是新闻事实。由此看来,柳涛拍了两组摔跟头的照片是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并不是怀着看客心理去凑热闹。听说有媒体刊发这组照片时竟加上了“自行车在马路上跳舞”类极尽炒作之能事的标题,不仅会让所有公众反感,恐怕也与柳涛的初衷格格不入。 其二,一般记者采访拍摄新闻现场,为保险起见,往往会靠多拍几张来提高保险系数。假设柳涛只拍到一位摔跤者,却因为拍虚了或图像质量不高而让报纸无好图可用,是不是该算他失职?既然决定拍这个题材,不论柳涛还是其他记者,相信多数会选择多拍几次以求保险。 其三,从批评柳涛这种行为的角度来说,拍了两组摔跤照片就证明他社会公德心差,如果只拍一组就安放路牌就能证明他是善意的么?这些恐怕只是对其行为同情、理解又难拿定主意者的托辞吧?其实争论的焦点在于面对此情景,拍照还是提醒路人,在于哪种处理方式能更让公众于情于理能够接受且效果更好。 尽管柳涛开始在接受包括本报在内的媒体采访时都语焉不详地对拍摄多人摔跤的事实进行了遮掩,但随着在新浪网和中央电视台节目中公开而又诚挚的道歉,并说明原因是“怕挨骂”,也足以证明这位“拼命”(柳涛同事的赞语)记者的良心。 所以,在我们讨论一个命题时,如果仅纠缠于某些细节,而没有从人性化的角度过多考虑,尤其是没有从受责难者一方更多进行人性化考虑,也是不公平的。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21:17 , Processed in 0.085649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