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还有什么比摁下快门更重要?!

2006-12-29 15:32| 发布者:| 查看:847| 评论:0|原作者:章翔鸥

为什么要参加“2006北京·影像专家见面会”?从一开始到现在,这个问题我已经想了好几个月,也回答了N多遍,但答案一直都没什么变化——我想得到专家的指点,我想知道摄影的“国际”究竟是怎样一回事情?简单地说,我是为了长见识去的。事实上,见面会确实也没有让我失望,在长了不少的见识的同时,也让我对自己有了更加明确的想法。

     有意思的是,在我所有见面的专家中,让我感觉对自己最有帮助的不是那些老外,而是安哥(看来外来的和尚并不见得都能念经)。尽管我在老外那里听到了许多有意思的建议,比如Katherine Ware就建议我应该在我生活的城市中心,用巨幅广告的形式展出我拍的那些影像日志,但这在中国,尤其是在我生活的温州,这种展出的可操作性基本上不存在。也许是时间所限,专家们的一个共同点是,针对影像本身基本上没有什么具体的说法。而出于西方人的礼节,我听到更多的却是诸如“我非常喜欢你的照片”、“这张照片是最打动我的”、“你的照片充满了力量”、“你的色彩感觉非常出色”、“你的这些照片拍得非常优雅”等等等等溢美之辞。据说真有摄影师回家后把类似的说法告诉自己的同事和朋友,以此证明自己是怎样征服了“国际专家”们的心。这不由地让我想起《围城》里的“哲学家”褚慎明,他自称和罗素“还够得上朋友”,因为他曾帮助罗素解答了许多问题,比如罗素问过他什么时候到英国,有什么计划,茶里要搁几块糖这一类非他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我觉得这种信息误读如果是摄影师的无意而为,我们可以原谅他那可怜的认知能力,但如果是刻意的炫耀的话,那就只能可怜他脆弱而又无聊的虚荣了。

     在国外专家中Rixon Reed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因为他对我的一个意见非常及时,他告诉我,使用数码相机而不用RAW格式进行拍摄,对摄影师本人来说,是一个重大的不可挽回的失误。尽管先前高磊兄考虑到我原始数据不大,为我制作作品集的时候,照片只放到了18寸,但Rixon Reed还是不客气地指着其中的一部分照片说:这些太数码化了,多糟糕的JPG格式!也许是先前就认识的原因,安哥翻看了我的照片后,就很直接告诉我哪些照片是他觉得太业余的,哪些又是非常棒的,他跟我谈了他个人对一张好照片的判断标准,和怎样才是一个摄影师的好的工作状态的看法,总体上他认为我不应该带那些照片去参加见面会,大概他相信我还有更好的东西,所以关照我回头要给他发一些他所认可的那类照片——“50张吧,我帮你选个30来张!”

     剩下更多的说法是关于买卖的话题,有几个专家专门跟我说他们需要那一种内容、风格的照片,比如Johan Sjostrom就告诉我,他现在正在搜集一些关于残疾儿童题材的照片。也有专家直接就问我之前的照片销售记录,比如你希望自己的照片能卖什么样价格?坦白说,在这些问题面前,我基本上算是一个白痴,非但事先对“国际惯例”毫无兴趣毫不知情,而且严重缺乏市场意识,对于我这样一个温州人来说,几乎是不能饶恕的。在我自己的印象里,我几乎从来就没有想过卖照片的事情,在上次卖出照片之前,我的照片交易仅仅只限于稿费的范畴,哪怕曾经为一个老板拍了一张(就一张)肖像就拿了3000块钱,他也只当稿费付钱给我,而我给的也只是一个3M大小的电子文件,连张照片都没有。既然不晓得买卖之道,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可多说的,事后听说这些老外对那些他们认为过于抬高自己身价的摄影师会给予一个“麻烦者”不良记录,这个判断据说至少会影响你5年之内在国际市场难有作为。这个东西对我来说就有些扯淡了,我从来也就没有指望自己能靠卖照片发财,因为哪怕做为一个再不合格的温州人,我也还是知道还有哪些生意比起卖照片来赚钱得多,想钱想疯了也不应该去指望这个发财![FS:PAGE]

    在我看来,就目前的情况下,让摄影师去直接面对市场,其实是个要谨慎对待的事情,在市场的诱惑下,一些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摄影师,很容易沦为市场的奴隶,迎合买主的口味,拍他们需要的东西——我认识的一个曾经十分优秀的纪实摄影师最近转行搞起观念摄影了,虽然并不是说纪实摄影师就不能去搞观念的东西,而是你为什么要搞?回答是好卖钱,尽管这里面会有很多无法说清的个人生活际遇,但让一个摄影师屈从于钞票,哪怕是印有美人头的英镑,也是我最不愿看到的!当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追求,我只能对自己提出希望和要求,那就是作为一个摄影师——决不为了屈从某种利益而去违背自己意愿和信仰。

     临上飞机前,路泞发消息向我道别,我问他照片卖得怎么样,他回答得很简单:“卖了,但这跟拍照没关系!”这话让我很感动,一路上,我一直在回顾在见面会上的所见,那一张张焦急的脸孔,急速吞咽口水的喉咙,让我实在觉得有些紧张和嘈杂,有太多跟摄影本身无关的东西开始出来诱惑着我们,我觉得应该回归到最初的平静跟单纯中去,用赤子之心和最简单的方式去对待摄影——还有什么比摁下快门更重要?!

     苏珊·桑塔格说:“时间最终会将大多数照片——即使是摄影技术最生疏的照片,也置于与艺术品不分高下的地位。”为照片做出的价值判断的不是当下的我们自己和那些收藏家,更不是那些所谓的艺术品商人们,而是必定要让人感到绝望的时间。因此,在我第一次卖出照片后,内心尤其惶恐——那些买了我照片的人们呀,多么希望在多年后你们不会尴尬地发现自己今天的“独具慧眼”竟然是次可笑的“老眼昏花”!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21:43 , Processed in 0.135525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