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图像与传播研讨会纪要1

2007-1-10 09:23| 发布者:| 查看:881| 评论:0

一、问题的缘起
  社会学这门学科在中国自1952年被取消后,80年代重新恢复,这些年好像很受青睐。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一个问题是一些学者认为现在社会常识和社会学之间界限不太清楚,社会学需要学术规范化。还有个问题就是通过社会学到底能够探讨些什么?社会学在国外被有些学者称为最具自由度的一门学科,对这种自由可以有多种理解,其中最吸引人的恐怕就是它的开放性:以这门学科为基盘,你可以探讨有关人及社会的任何问题。但现实中常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对人和社会抱有广泛、浓厚的探索兴趣,却不知道去抓什么、又如何去接近它。
  实际上这也是我遇到的问题。曾有一个朋友想好好拍拍上海,让我给他从社会学的角度出个题目,我给他复印了些有关“城市社会学”的资料,事后想想实际上可能不太管用。像这样的问题不仅存在于摄影家中,也存在于学社会科学的学生中。我教社会学课,有时也指导学生的论文写作。不少学生说很喜欢社会学,可写论文时却往往为找不到合适的题目发愁。大家的思路似乎差不多,一提到社会学就是老年保障、青少年犯罪,就是如何去解决中国现在发展中碰到的问题、社会机制要健全等等。我说你们真的那么关心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吗?这就是你们心里整天揪着的问题吗?
  所以我在这儿想说说“社会学的想象力”(“imagination of sociology”)的问题。这个概念是50年代由美国社会学家密尔斯提出来的,他对当时美国占支配地位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提出挑战,批评了当时美国盛行的社会学主要流派,包括古典社会学、形式社会学、经验社会学等。所谓社会学的想象力主要是指将私性的问题与公性的问题、个人的生活与社会的、历史的结构联结起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心灵特有的素质,是社会成员总结认识这个世界上正在进行的和他们自身内可能发生的东西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并不是一定要社会学家经过训练才可能有的,而是一般的社会成员都可能具有的一种能力。当然,在密尔斯这儿,“社会学的想象力”不仅是一种想象的能力,而且是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注重于观察人类社会冲突和变迁的本质。美国社会学在四五十年代成为西方社会学的主流,在美国当时繁盛发展的时代,社会学家们对社会体系、制度的正当性确信不疑,注重于对秩序、均衡的研究,基本上对变迁、冲突持否定态度。而密尔斯强调人类社会的变迁冲突。同时,社会学想象力的方法还强调把个人生活史和社会心理学有机地与社会学结合起来,此外,密尔斯还强调历史的重要性,任何社会它一定有一个历史的前提,同样的制度、同样的结构,可社会的图景不同,它们都带有历史上特有的性质。需要指出的是,密尔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及其实践,那种对社会以及社会科学的现状的批判性分析对我们是有启示的。
  联系到上面说的社会学的想象力,结合现实的中国社会,我觉得,有一些角度是我们可以考虑的。比如说,“社会变迁”的角度,一定要意识到中国社会现在正处在剧烈的变动中。年轻人往往会觉得现在的状态是当然的事,“中国社会”就是这个样子的,但10年前它不是这样的,20年前更不是。“改革开放”前,和1949年前不一样,而1949年以前的社会和近代的变动开始前又不一样。在这样的不断转变着的社会中,许多问题都要放到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去,看其连续性的一面,又看其变化的种种,像社会结构、人的意识结构,现在也不是一种固定化的,它还在变。
  还有一个就是“社会群体”思路,包括新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冲突理论一直强调这一点。古典马克思主义将人分成不同的阶级。现在的冲突理论主要注重对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不同的社会群体也好、利益群体也好,当然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怎样去发现、接近,进而观察它的内部结构以及这个群体与外部社会、与其他群体的关系,这是很有意思的事。[FS:PAGE]
  另外,当我们观察人及其社会行动时,有一些社会学的理论可以借鉴,像生命历程理论,因为在社会变动过程中,一代人一代人的生命周期是不一样的。此外像“人——社会关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视角,随着产业化、城市化以及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发生变化。在这儿,结合我最近看到的一些专题摄影,我想具体谈几点,一个是谈谈社会问题的架构;另一个是群体;还有图像的社会学意义以及对社会现代性的反思问题。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21:22 , Processed in 0.331209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