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提高报刊新闻摄影传播质量的几点改进措施 从上可知,影响报刊新闻摄影传播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为了提高新闻摄影传播质量,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努力提高摄影记者的素质,提供高质量的新闻图片 摄影记者是新闻图片的生产之母。俗话说,母壮儿肥,摄影记者的从业素质直接影响到他提供的新闻图片的质量。在国外的一些著名大报,其摄影记者数量要占到记者数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而我国平均在十分之一左右,多的不超过七分之一,在数量处于劣势下就更要求我们的摄影记者有更高的从业素质。在第十一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上,更提出新闻摄影记者要加强学养,当代的摄影记者要求做一个会拍照、会写作、会电脑、会开车、会外语的全能记者,我认为除此之外还须提高发现新闻能力和表现新闻的能力。发现新闻的能力要求我们记者具有极强的新闻敏感,具有敏捷的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能从纷繁的大千世界中沙里淘金,撷取读者需要的形象新闻信息来;表现新闻的能力,一是指对表现题材的深度开拓能力,能抓住新闻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内容。二是记者的形象抓取能力,具有娴熟的拍摄能力,抓取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和形象感染力的鲜活形象献给大众。 2、增强总编辑、责任编辑的图片意识,加强与新闻摄影记者的沟通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新思想提出后,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又提出“一个关键,两个提高”,即报纸能否实现“图文并重,两翼齐飞”,摄影报道与摄影队伍素质能否提高,关键是领导是否重视⑤。我国新闻媒体十年来的历程深深地印证了这一论断。十年来,凡是在新闻摄影传播中成绩显著者,无一不是领导重视的结果。《深圳商报》还开全国之先河,设立了“总编辑图片编辑”这一工作岗位,明确任务、权力和职责,从组织上给新闻摄影提供了支持和保证。可以预见,在落实“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办报新思想过程中,总编和责编依然十分重要,是否敢于拿出版面,是否敢于围绕新闻图片来编辑版面,是否善于组织摄影报道、善于使用新闻摄影来报道新闻事件尤其是重大事件,以满足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形象信息的需要,这些都有关总编和责编。另外,总编和责编还要与摄影记者进行经常性的沟通,让摄影记者明白当下报纸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图片,摄影记者在必要的时候可按照编辑意图进行选材,满足报纸的需要。目前有些报纸出现了这种情况:编辑需要图片的时候,记者拿不出作品;而记者拍到了好照片,却因为不符当时的编辑意图而刊发不出来,这都会影响新闻摄影传播的质量。 3、做到新闻策划,组织好热点新闻的形象报道 热点新闻是指“由新闻传媒围绕社会热点所展示的,有一定力度、深度和持续性的有相当广泛影响的报道,或是有众多的媒体集中力量对社会热点所作的报道”(丁伯铨语)。由于热点新闻关注者众多、影响力大,因而应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发掘出潜在的新闻价值,从深度和广度上报道新闻事件,给读者以全面的印象。不少报纸在报道热点新闻时十分注重文字报道,而忽视了形象新闻报道这一手段。它的浓烈的现场气氛、真实的证实手法、直观的信息传递较之文字报道有着更直观更立体的视觉印象,具有更强的可信度。 4、认清报刊定位,为读者提供适口的精神食粮 报刊定位大概借用于“广告定位”,原意是指为广告新产品确立一个合适的市场位置,以便产品销售。报纸定位也是为自己的报纸确定一个或数个读者群,以他们作为读者对象来办好自己的报纸。认清报纸定位就是认清本报的读者群体,了解他们的构成、生活习惯、特点、阅读需求与阅读品位,从而提供活泼多样的新闻摄影报道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5、加强新闻摄影理论研究,掌握新闻摄影传播规律 我国的新闻理论研究多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无庸讳言,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研究读者需求上、研究新闻摄影传播规律与传播效果等方方面面还存有诸多的不足,尤其作为新闻摄影记者在参与新闻摄影理论研究上还相当不够,还需我们更多的努力,使我们在新闻理论研究上、在新闻摄影传播质量上得到更大的突破,取得更大的成就。 [FS:PAGE] 注释: ①参见《改革探索》58页,新华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 ②视觉冲击力一词在摄影中使用较多,但释义少而歧。本文释义引自《新闻界》1998年2期。 ③参见胡颖《摄影评论》吉林美术出版社1991年出版。 ④参见《新闻传播百科全书•摄影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元月出版。 ⑤参见《改革探索》62页,新华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7 02:39 , Processed in 0.137603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