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50届荷赛新闻人物类单幅一等奖:2006年2月1日,一名以色列定居者在约旦河西岸定居点和以色列安全部队发生冲突。 美联社摄影记者Oded Balilty摄 一场50年的赛事和它闪烁的人性光芒 探源荷赛人文精神 -延百亮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英文World Press Photo ;因在荷兰举办,被中国摄影师称其为“荷赛”)自1955年正式开赛以来已经举办了50届。我国摄影师在“荷赛”中的成绩不尽人意,究其根源是我们过多地重视画面表面的热闹,未能以人文情怀去感知这个世界,用深邃的目光去探究埋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真善美与假恶丑,探究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以人为本审视世间万象 关注人生,展示人生状态,让新闻影像影响人类的精神世界,使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是“荷赛”摄影师对“以人为本”一词的最好注释。在对人的关注上,摄影师们着眼于两种人生状况:其生存状况包括正负两个方面,相比之下他们对负面情况更感兴趣,其因有三:一是负面报道可以正面影响社会,能够起到“揭露”警示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比“歌颂”更有社会成效;二是负面题材一般比较重大,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有较强的形象表现力;三是负面事件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可供摄影师开凿的思想空间大,能够拍出高文化含量的作品。战争与灾难是人生方面的两大负面事物,这两种事物的影响力大,摄影师会本能地做出反映,各国民众也渴望了解事态发展的进程,在这种情况下,新闻照片会形成自然的供求关系,最大限度地产生社会效益,最终帮助战争的受害者和灾害中的受难者摆脱困境。这样说并非夸张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历史已经证明了新闻图片的力量,摄影师用同情心把镜头对准非洲灾民之后使世界各国看到了他们的疾苦,有很多团体和个人迅速加入救助者的行列。至于战争报道,摄影师所暴露的不仅仅是黑暗和战争对人性的泯灭,在画面的深层有摄影师心灵的呐喊。 有关人的生存质量报道,摄影师显然不是为夺奖而劳作,其工作目的仍是以人为本,为改善和进一步提高人的生存质量而倾注自己的心血。这类报道也有正负两方面的性质,每种性质的影像都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 “荷赛”除了直接对人生状态关注之外,还多次推出人文景观的照片。这些画面虽然见物不见人,我们却可从中感受到人文气息。仅以2003年WPP获奖作品为例,艺术类系列一等奖作品《亚洲大都市》是德国摄影师Peter Bialobrzeski 在中国上海、香港拍摄的夜幕下的城市建筑,其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眼前的图景有人的心灵感应痕迹,接着使我们感受到了人的巨大创造力,感受到人类现代文明的美好,感受到人的向往与追求;2003年科技类系列三等奖的《最后的蒸汽火车》中的“空镜头”虽然只有吐着白烟的残破机车,它却使人感受到了人的存在,感受到了人类文化的流动和科技发展的脚步,除此之外还能读出人的怀旧之情。 自然与环境类照片也是“荷赛”作品的重头戏。在对自然的观察过程中,摄影师们也同样站到人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呼吁社会解决问题。这项摄影比赛曾多次推出过有关环境污染、乱砍滥伐、水土流失、洪水泛滥、捕杀动物等批评性照片,这些照片充满了忧患意识,看上去画面内是消极的负面情状,影像背后所跳动的仍然是一颗赤诚的心。这些作品是人心对自然感应、人心对人心碰撞、人心与社会链接的结果,也是人文精神的产物。 “荷赛”自然类照片的文化建构不仅体现在选材和主旨表达上,其独创性多样化的画面处理方式也给作品增添了文化含量。常见的画面处理方式有多点透视、视线引导、高空俯视、浓笔重彩、故用残缺等,作者用这些方法对作品画面精心安排之后,一些视觉元素便成为一种新的象征,使画面变成多味的精神产品。2001年自然类图片故事《动物死在公路上》有7幅画面故意让惨死的动物残缺不全,如此处理,残缺的动物成了“不规则”、 “逆反”、 “遗憾”的象征,这恰巧是这幅照片表达思想所需要的语言符号 ;动物的残缺,就等于让位于自然景观,使画面容纳更为广阔的美丽景色,单看风景时心旷神怡,再看动物的惨相其愉悦的心灵会受到冲击。 揭示人类共有的情感道德 “荷赛”由最初的几个国家参与发展到100多个国家摄影师加盟的大型国际摄影比赛,应该说阿姆斯特丹WPP评选地是人类观念和智慧融会的场所,参赛摄影师的作品能在此获奖无疑是得到了不同地域文化的认同。在中国,曾有人怀疑中国摄影师夺冠屡屡受挫的原因是“文化差异”和“霸权主义”所致,这种观点未免偏颇,这把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国际赛事看得过于狭隘了,荷赛不断发展的事实本身就说明它代表了世界的先进文化,也代表着正义和进步。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一张充斥霸权主义色彩,宣扬灾难,歌颂战争的作品,其因在于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组织在挑选评委时把关,不允许极端民族主义者和政治上的狂妄之徒进入评审团,严防因政治冲突导致这一世界性的摄影组织分崩离析。 可以说“荷赛”的评选,只有评委之间的认识差异,没有尖锐的意识形态冲突,这种和平局面之所以形成并得以保持是主办方把关的结果,也是摄影师用良心和道德培植的结果。事实上绝大多数摄影师是有正义感的,是热爱和平的,即使生长在超级大国——美国的大多数摄影师在审视新闻事物时也不受制于统治集团的意志,面对他人的苦难和悲伤也表现出与我们一样的同情心。那么为什么不同地域、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在作品创造和作品情感上自然沟通呢?因为人类有共同的目标:渴望和平与安宁,繁荣与富足,积极寻求发展,追求平等、快乐和健康的人生;人类有共同的难题:疾病和灾难,各种落后愚昧与丑恶现象,环境污染,战争和流血冲突;人类有共同的情感:撇开国籍、民族和地域的差异,人类有共同的喜怒哀乐,有共同的爱和恨;人类有相互了解的感情基础和心理需求:时代呼吁人类树立全球意识,寻求共同的目标,走向共同的繁荣、稳定和发展。所有这些加之主办方与作者的理性操作决定了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先进的发展趋势。 在公平评选、人文评选的前提下,WPP曾推出许多出色的精神产品,那些作者之所以能获奖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更接近人,更关注人,对人生体验得更深,更善于用照相机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美国自由摄影师James Nachtwey 是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的顶尖人物,他是“荷赛”的常胜将军,这听起来似乎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常规,然而翻开历史的档案,许多年册里都有他的名字。James Nachtwey何以成为常胜者?答案有三:一是他对摄影比我们爱得深,舍得用生命换作品;二是他的使命感比我们强,对自己的角色和对人生的理解比我们深透;三是他在枪林弹雨人世沧桑中练就了好身手,遇到令他感动的情景他总能高人一筹地运作不失时机地抓取。至今James Nachtwey 从事新闻摄影27年,其间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巴以冲突、印尼骚乱、非洲饥荒、美国“9.11”事件等关系到人类生存的重大事件里,作为一个目击者都有他的身影。为了一种使命,他负伤4次,在战场上有过一次严重的精神创伤,仍义无返顾。 人性美是作品的内在追求 在大人、孩子,男人、女人中间都存在个性,个性是个人所特有的性格、气质、兴趣和能力,是人性光芒的一种释放,在新闻摄影操作中许多摄影师尊重人的个性,并试图在作品中张扬其个性,因为在摄影师眼里个性即是人性美的一种体现,她不仅包含着精神意义,同时也能被用来强化画面形象,打造特色作品。从往年作品获奖情况看摄影师们曾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个性化人物身上作过肯定而有力的表达,不少作品因对人的个性表现出色而获奖。 因爱与被人爱是人的生理需求,那些摄影师便把爱心作为作品精神领域的一部分而用心表达。爱的世界是精彩的,在摄影师对爱的追逐中人性色彩浓的情景常能在画面中得宠,不管何种状态的爱。1999年美国摄影师Dudley M. Brooks 的图片故事《飓风后的尼加拉瓜》获一般新闻类三等奖,其中一张“灾难后重逢”的照片被评判者和读者看好,因为画面传达了最真挚的情感,是对人性美的一次庄严写照;早在1985年另一位美国摄影师拍过埃塞俄比亚父子俩相依为命用一条毛巾裹着两个脑袋抗寒的情景也被授予“荷赛”奖项,那是一幅在酸楚的亲情中透射出人性光环的照片,20多年过去了,那种爱的图景至今还铭刻在人们的记忆里。 “荷赛”之所以有挥之不去的“战争报道情结”,是因为他们的良心与职责促使自己不能不对战争行为进行批判。战争的发动者为了实现个人的野心和狭隘的民族利益把战火引到异国他乡,使成千上万的无辜者丧生,这是对人性最野蛮的践踏,用照相机揭露其罪恶行径的摄影师多数出自战争发起国,这说明摄影师的情感没膨胀,他们为人性而尽责,摄影师的这种表现是呼唤人性的一种反向操作方式,与正面张扬人性美殊途同归。 同情心虽不如爱心那么炽热,他却是人性美的另一种表现。同情心来自于良心,来自真诚,这种文明情感在新闻摄影中也是不可多得的,参赛摄影师十分珍视这种情感,渴望与这种情感状况相遇,获得不同精神品格的人文作品。1999年法国摄影师Gabriel Bouys 在意大利发现天主教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为失去教主并且不能参加他的弥撒典礼时而极度悲伤的情景,被教皇这种真情所动,他认为这种超越了的同情心在教皇身上体现出来是难得的,这恰恰是对教皇人性化的一种最好表征。现在看来这件作品的确有精神分量,这就是它为什么能够在其国际性摄影大赛中获奖的原因。摄影师们为张扬人性而奔波,他们试图在不同事物中从不同侧面用不同的摄影语言表达自己的人性见解,使抽象的人性形象化、具体化、多样化。 (作者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全国高校摄影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7 02:02 , Processed in 0.102409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