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是摄影,也是光影魔术

2007-3-13 08:29| 发布者:| 查看:977| 评论:0

是摄影,也是光影魔术
——杜钰洲摄影作品观后感

    在线条的曲直、虚实、续断和回转变化中,抒发视觉感受和艺术联想;在色彩和光影的万千变化中,完成空间构思……杜钰洲将这些建筑美学中的“黄金规则”运用在摄影中,取得了独特的效果。今年6月,他将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个人摄影绘画展。现在,让我们先走近他的摄影作品。

    巧用侧逆光勾勒画面

    作为一位摄影师,杜先生在光影处理方面特别突出,尤其擅长侧逆光的运用,在他的许多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这种出色的拿捏。比如《意大利古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外的贝尼尼圆形柱廊》,画面中晨光穿透贝尼尼圆形柱廊,投下道道柱影,侧逆光的运用恰巧清晰地勾勒出每根圆柱的轮廓,与阳光镶嵌形成黑白相间的钢琴键般的美妙意境。柱廊内不经意地闲散着几位步履轻盈的游人,使得古老的建筑物青春焕发,一扫压抑。整幅作品表达的古典画意散发着现代的气息。

    同样的表现手法,还出现在《苗族山寨·贵州》这幅作品中。杂乱的叠石统一在和谐的光影中。相片中所选的是往往被人忽略的平常农家之景,于平淡中见真性情。以顶逆光,剪影般地处理了屋檐的瓦边,将观者引入景中。另一侧的砖墙也运用了同样的手法,仅仅是一条细细的亮边就打破了图景中的昏暗和沉闷。

    以大场面烘托气氛

    作品《俄罗斯圣彼得堡·夏宫喷泉》,与常人到此一游的拍照式记录不同,摄影师将自己的情感和构思都融入其中,以大场面烘托气氛。运用了高速摄影技巧,将喷出的水柱定格在水帘洞般的“水珠”状态,颇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同时侧逆的阳光,正巧从宫殿大门与喷泉水柱中穿透而过,既照亮了水柱,又给作为背景的宫殿蒙上灰色阴影,从而更加烘托出粒粒水珠的晶莹剔透。另外,借助同样被侧逆光照亮的两条底座边缘,与晶莹的水珠交相辉映,形成“倒T型”的构图,为整体构图打下了稳定的结构基础。构图中“动”、“静”并陈恰当,光明与黑暗的对比强烈,加上坚强与柔美的反差,可谓美景无限。曼妙的喷泉水帘似乎弹奏着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仿佛可以听到水珠连环跳跃的声响。活泼的水帘背面是神秘莫测的宫殿,漆黑的拱门,而殿外的“人”形金像手中紧握棍棒,摆出奋力冲入的姿势,欲与黑暗打拼一番。

    框架构图别具一格

    《卢浮宫入口》则是一幅打破常规的作品。框架式的构图,画面重心下移,人物取背光黑影,加强了画面底部的稳重感,然后通过中间透亮,集中强调了卢浮宫的“金字塔”。

    又如《法国巴黎新城拉德方斯广场》,整个画面是竖线条的汇聚,犹如一架竖琴弹奏着城市交响曲,线条的间隙变化则代表了音乐的节奏,生动地阐述了“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的精髓。整个画面采用冷色调,仿佛正在演奏蓝色多瑙河中的一个乐章。其装饰性的直线构图,被中间塑像的曲线所打破,构成了不完整中的完整,作品包括前、中、后景,主次分明。积留在建筑物上的残雪起到给画面透气的作用,使其“密而不塞”。又如画面左侧的窗上的阳光反射,虽规则,但又不整齐划一,增加了构图中的变化。

    用投射光强调局部

    运用投射光来强调局部也是杜钰洲的摄影特色之一。比如《西班牙古都托莱多》和《摩洛哥卡萨布兰卡早霞》。尤其是后者,用大自然黑云蔽日之前产生的神奇光照(即戏剧舞台的束光效果)突出勾勒了主体,呈现出奇妙景象。  沈志文

    

    《摩洛哥卡萨布兰卡早霞》

    《苗族山寨·贵州》

    《卢浮宫入口》

    《圣彼得大教堂外的贝尼尼圆形柱廊》

    《八达岭长城》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7 02:38 , Processed in 0.069451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