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賽”是什麼賽?是在中國舉辦的國際“新聞”攝影賽!所以,我個人覺得這個賽是必須以“新聞”二字為重要評選底線的。“新聞”是什麼?是最新發生的客觀事實。“最新”二字當然很重要,但新到以什麼時間之內為限,我不清楚評委會有何限定。那剩下的就是“客觀事實”了;客觀事實就是相對真實與客觀的事物!對攝影而言,在主題內容上至少應真實客觀;在拍攝方式上至少也應秉持抓拍的準繩,而不是對被攝對象施以擺拍。否則,1945年由艾爾弗雷德-艾森斯塔特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那張著名的[時代廣場的二戰勝利日]也就不會引起眾多歧義了。 但此屆華賽“文化藝術類”單幅金獎作品《夫妻戲班》,明顯是擺拍,讓我感到已逾越了“新聞”乃至“客觀事實”的底線。當然,評委會或許可以辯駁說,儘管那擁坐在各自床上且統一面對鏡頭的三對兒夫妻是擺出來的,但他們三對兒住在同一間屋裏卻是生活的事實……評委會或許還可端出另外的理由,比如----此項獎畢竟是“文化藝術類”,既然內容是文化藝術,那作品的拍攝手段與方式也未嘗不可“藝術”一些嘛……評委會如果真是這樣一些理由的話,我將保留自己的意見! 也許我們中國人太善於“變通”了,太能“嚼理”了,太喜歡用“也許/大概/可能/好像/似乎/差不多/還行/恐怕是這樣/沒什麼太大問題/不是什麼原則性問題/基本上沒什麼問題/從某種角度上看沒什麼問題”等等……我們對許多事情所制定出來的判斷標準與尺度的“褲腰”,真像東北絻襠大棉褲,總是想松就能松,想緊就能緊。所以,任何比賽倘若能有一把“不容伸縮”的尺,其比賽結果才能徹底服眾! 第三屆華賽文化藝術類單幅獲獎作品
1/金奖-李亚隆-[夫妻戏班] 2/银奖-Per-Anders-Petersson-[刚果选美] 3/铜奖-穆纳姆-瓦希夫-[门第节]
4/优秀奖-罗先明-[吸引]
5/优秀奖-张子弘-[泉州提线木偶]
6/优秀奖-++-[阿尔泰雄鹰节] 7/优秀奖-巴布-[驯牛节]
8/优秀奖-约阿夫-莱迈尔-[大屠杀纪念馆里的议会会议] 2007年4月13日於天津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7 02:46 , Processed in 0.068924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