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在期待两年之后,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毛皮》却不讨粉丝们的欢迎,也许是期待过高,也许我们要的不止一段爱情,也许阿勃丝在大家的想象中拥有更丰富更孤僻的性格,来自好莱坞的美国电影最终让爱情成为了主题,而不是阿勃丝直面恐怖、反抗一切的精神。 当然,在期待之外,《毛皮》算是一部好电影,导演和编剧用心良苦,妮可·基德曼的表演也相当出众,于是,黛安·阿勃丝和这部电影成为今年夏天最重要的话题。 1932年,黛安·阿勃丝(Diane Arbus)生于纽约,家境富裕,爸爸经营一家时装百货公司,兼做毛皮生意。小时候的她,就对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对抗情绪,她说:“我觉得孩提时就很受折磨的一件事是——从来就不觉得有过困境,我被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所包围,而我所能感觉的只是不真实而已。”在这种不真实的感受下,幼年阿勃丝就被畸形人所触动,十几岁就常在上学路线的地下铁上,找寻古怪的人,并且跟踪他们,她不仅是好奇,更是被悲剧人士所吸引,相信他们代表了生活的真实。 15岁时,她遇到了丈夫阿兰·阿勃丝,不顾家人的反对,在18岁的时候毅然嫁给了他,后来有了两个女儿,后来丈夫成为一名时装摄影师,为阿勃丝的家族拍摄照片,也为时尚杂志拍摄广告照片。阿勃丝作为母亲、妻子,老老实实的做着辅助工作。这正是电影开始的阶段—— 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妇女,总有点不安,试图做出一点任何脱离现实规则的事情,又在此中挣扎,不知所措。电影一开始打出了一串字幕:“这并不是合乎历史的传记电影,片中有许多虚构及想象中的人物。” 这虚构就是制造出一个与父母对应的多毛男子。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与毛皮有关,富裕的父母依靠毛皮制造财富和伪装富贵,而患有多毛症的男人却因毛皮遭到歧视,生活在他人的恐惧目光中。二者谁是真实的生命呢?是被人冷落、遭到社会拒绝的怪人,还是华衣锦服、衣冠楚楚的上流人士?事实上,现实中的阿勃丝曾把那些怪人、畸形人尊为“贵族”,因为“大多数的人都在惧怕将来会有什么创伤的经验中生活过来,而畸形人与生俱来就带着创伤,他们已经通过了生命的考验。” 这一极具反抗的观念和热爱在影片中变成了一段爱情,还有什么比爱情更让人痴迷又从不畏惧呢? 电影中,多毛男子住在黛安·阿勃丝的楼上,她一点点的被吸引,最终拿起了相机,决定要拍这个神秘的带着面罩的男子,电影来来回回、不厌其烦地演示着阿勃丝上楼,通过那条独特色彩的楼道,面对一扇古怪又奇特的大门,仿佛走上一条彻底反抗主流的不归路。 电影的前半截拍的有点象好莱坞恐怖片,音乐也好,人物也好,处处流露着诡异的恐怖气息,黛安·阿勃丝并非无所畏惧,而是充满了恐惧,正是面对了这种恐惧和危险,她才从而感到了真实,感到满足。随着多毛男子“莱诺”的现形,电影逐渐温情起来,人们发现,原来“莱诺”是一个如此温柔的男人,他天真、可爱,充满孩子气,可以跟所有的小孩子一起玩。他的怪异和孤僻只是因为,人们不敢接近。黛安·阿勃丝试图将他带入日常的生活中,却遭到来自家庭、父母乃至日常生活的抵触,他们无法接近也不敢面对他的特别。 [FS:PAGE] 后来,“莱诺”死了,他得了重病,选择了跳入大海中,拥抱自由。而阿勃丝也从他的身上,从他的世界,那些侏儒、巨人、连体人等各种怪人身上看到了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自己需要的纯粹,什么是没有伪装。电影并没有演到1971年,阿勃丝的自杀,甚至没有拍她日后选择独立摄影的生活,仅仅讲述了一段她从家庭主妇转为寻找自身生活的过程。 在她选择真实生活之后的10年中,她拍摄了大量怪人,然而,在她的照片中,人们发现,她并没有去记录那些悲惨的人生,相反地,她的照片让人感到,她是如此的羡慕那些人,她曾经用黑油漆涂满全身,希望自己变成黑人,她也曾经跟踪一个巨人症者长达十年,这些照片中的“怪人”看起来总是神气、有尊严,或是快乐、悠闲、有生命力的。因此,即便在盛名阶段,她始终获得来自两极的评价,有人认为她的作品是“妖怪和不正常人类的罗列”,是一种“反人类”。也曾有人在她的展览上对着她拍的照片吐口水,但今天,人们已经将阿勃丝视为“美国20世纪最具震撼力量的艺术家之一” 。 在60年代中期,阿勃丝的作品越来越受到欢迎,盛名让她更加不安,她感到自己所寻找和所得到的正在出现两极分化,她的忧郁症愈来愈严重,最后在1971年服药割腕自杀,年仅48岁。 关于摄影,她一直说:“拍摄真实的事物是种幻想.而幻想产生的地方就是真实。”而电影,这部关于阿勃丝的电影恰恰以幻想的方式表达了他们认为的真实,可惜这种表达并不如摄影作品有力,从而淹没在大量奇情恐怖纠葛的好莱坞电影中,相信阿勃丝的粉丝们假如再看一遍,或者会从中找到更多她的影子。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19:33 , Processed in 0.074059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