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要消除几个误区 误区一:“苦新闻”易出片 在我国的摄影界,有一种奇怪的现象——许多摄影者总爱往中国的西部跑。不言而喻,中国西部有独特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貌,是摄影者们倾心表现的对象,这使许多摄影者趋之若骛。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有些摄影者心目中,中国的西部往往与贫穷落后相联系,而贫穷落后也是一些摄影者热衷反映的内容。综观国内摄影报刊上发表的图片报道,我们不难看出,反映贫困、落后、愚昧的题材占了绝大部分,正说明了这一点。 在新闻摄影界,人们往往把以战争、灾难、贫困为主题的新闻摄影叫做“苦新闻”。照一位国内新闻摄影大家的话说,“苦新闻”很容易出片子。在这种认识和观念引导下,于是,当摄影者选择题材时,苦新闻就成为了首选。这样的一种结果是,当人们纷纷把镜头对准“苦新闻”并为之“矢志不渝”时,新闻摄影的题材的选择便陷入了一个误区。 对我国改革发展中产生的许多新生事物视而不见,仅仅靠一种愤世嫉俗或道义上的责任感去一味地反映“苦”,那么,新闻摄影报道的题材和内容只能是越来越趋于狭窄和单一。 我们的摄影记者们,除了反映世间的“苦”,更要反映人间的“乐”;反映变革的社会,反映变化的人们;反映自己身边的事,反映自己最熟悉最理解的人。 误区二:“一图胜千言” 在新闻摄影报道实践中存在有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那就是人们在喋喋不休地谈论新闻摄影的拍摄方法和画面组织形式时,却忽视了——至少是轻视了新闻摄影的另一组成部分——文字。有相当一部分摄影者在采访过程中只注意了照片的拍摄,而忽视了收集必要的、用以形成文字的丰富详实的资料,把文字说明看成了图片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附属成分,以致影响了新闻摄影报道的效果。 “文字是指向照片背后的语言手指”。读者在看报刊上的图片报道时,必定是先看照片,紧接着就会看图片的文字说明,然后又会回到照片上,直到照片和文字说明相结合所报道的这一新闻被了解为止。文字在新闻摄影报道中具有照片不可替代的作用。既然照片很少可以单独地代表完整的意义,那么在对待照片和文字的关系上任何的厚此薄彼都是不可取的,所谓的“一图胜千言”在新闻摄影报道中更是荒谬的。 误区三:新闻摄影无需艺术性 摄影技术发展到今天,许多人机械地认为,所谓新闻摄影,就是一种纪实性摄影,就是见啥拍啥,随心所欲,不讲究艺术性,艺术性是艺术摄影的专利。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看看很多成功的新闻摄影作品,它们不仅不反对和排斥艺术性,而且非常艺术,具有更高层次上的美学追求,是一种纯朴之美,真实之美,一种莫可名状的美,只是新闻摄影的艺术性因具体作品的水平不同而有所差异。 很多时候,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往往是水乳交融、相互融汇的。我们更应该关注二者之间的一致性,那就是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美的,它们的分歧在于美的形式不同。因此,对于新闻摄影工作者来说,除了要培养新闻的敏感性之外,也应注重研究新闻摄影的表现手法,提高艺术修养,尽可能地做到表现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统一,使新闻摄影报道不断创新。 新闻摄影要有创新的意识 前面我们讲过了,由于报道题材和内容的狭窄和单一,使得我们看到的新闻照片上的人和物是那样的似曾相识。例如,外国记者拍的《北京体育学校》在荷赛上获得了一等奖,于是,在国内的新闻摄影比赛中,戏校、体校、弱智学校等为题材的图片报道便占了相当的比重,这就不能不让人为图片报道担忧。如果这样模仿下去,新闻摄影的路子还能走多长? 作为摄影记者,他的重要职责就是用相机创造性地、艺术性地记录下社会大变革中的新生事物。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我们的报道怎么能够千篇一律呢?关键是看我们的摄影者有没有慧眼识金的能力,是不是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和创造新的东西,在这里创新的意识对摄影记者非常重要。[FS:PAGE] 新闻摄影要有创作的激情 新闻摄影既是一种摄影照片的创作,又是一种新闻信息的报道,是新闻记者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摄影记者成天东奔西忙,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拍摄,然后将作品投向报刊杂志,无非是使自己的劳动成果能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认可,使大家关注的信息借助自己的劳动得以传播,使自己的情感和认识得以表达和交流,而这个过程既需要创作者付出劳动,更需要付出情感,特别是对拍摄对象的一种激情。 著名摄影家金铎先生在他的《风光摄影集》中《写在书后的话》(后记)中写道:“我通过长久的摄影创造实践,总结出了产生好作品的公式:勤奋+客观存在(客体)+作者的激情(发现)+熟练的技术技巧=好作品。”这确是反映了摄影创造的普遍规律。 新闻摄影要有受众的观念 新闻摄影报道是一种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形式,传播效果如何,主要看对受众的影响和受众的反映。而对受众是否有影响和反映,或者对受众的影响和引起的反映的大小,首先要看我们的传播是否“有的放矢”,我们所传递的信息是不是广大受众所需要的和关注的,传播的方式是否符合受众的心理等。只有当摄影者关注受众的关注,反映了受众所需要的内容,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他的作品才会引起社会的共鸣,才会得到积极的评价,获得受众的欢迎。所以,新闻摄影报道心中要有观众。要使新闻摄影报道不断创新,摄影者就要研究受众,因为受众的需求是不断变化和翻新的。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7 02:52 , Processed in 0.109807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