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保罗·罗维西:时尚摄影也是表达价值观

2007-6-16 10:22| 发布者:| 查看:1126| 评论:0|来自:第一财经日报


插图
  保罗·罗维西在时尚摄影界的地位如日中天,时尚杂志、一线大牌、娱乐明星都乐于与他合作。5月25日,获得“2007年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大奖的他出现在中国美术馆 
  出生于意大利的时尚摄影大师保罗·罗维西,从用舅舅的相机拍下第一张照片,到后来和爱好摄影的邮递员同伴建立了狭小的暗室,开始了自己的摄影之路。近40年中,除了担任美联社记者和为电影拍摄剧照的短短几年,更多的时候保罗·罗维西将自己浸泡在以“时尚“为名的肖像摄影里。保罗·罗维西说:“那些肖像是我的自传。”

  从为《ELLE》 和《Depeche Mode》杂志工作,成为意大利版、美国版、英国版、法国版、日本版《Vogue》杂志的密切合作者,保罗·罗维西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时尚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合法性。5月25日,获得“2007年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大奖的保罗·罗维西出现在中国美术馆,对于“时尚”,他的理解是:“传统是最重要的,我想象不出去掉经典之后的时尚会是什么样,我们新的照片只是往经典又走了一步。”

  那些肖像就是自传

  似乎是误打误撞的成名之路更能诠释大师的传奇色彩,保罗·罗维西走上摄影这条道也是出于偶然,而他从小的兴趣是戏剧。大约10来岁时,在一次去西班牙的旅行中,保罗·罗维西借用舅舅的相机按下快门,回到拉文纳老家后把照片洗出来觉得不错,“在对过去了的风景的记录中,我忽然觉得摄影也是可以表现自我的,是更为自由地表现自己审美观的方式。”此后,保罗·罗维西和当地一位爱好摄影的邮递员结为同好,一同在附近一个地窖里建起了暗室。

  为了贴补生活开销,保罗·罗维西在老家开设了一间很小的肖像工作室,为拉文纳市民照相,收取微薄报酬。正像所有日后名声显赫的人物一样,他对于自身发展领域的摸索在年轻的时候就有了自觉,而小镇居民质朴的面庞上一闪而过的情绪,既生动又丰富令保罗·罗维西着迷,那些身边人的肖像启示了他“每张照片都是一场邂逅,一次内心的相互忏悔。”“拍摄对象在照相机前发现自我、完全与外部世界相隔绝、沉溺于她的孤独和从北边窗户流进工作室的美丽光线时那一刻的表情”触动了他,或许保罗·罗维西的照片中返璞归真的印记应溯源于此。

  在经过一段失败的电影剧照摄影尝试之后,保罗·罗维西找到了生平第一份工作,担任美联社的摄影记者,体育新闻肖像照是他早年活跃的领域。1972年与《ELLE》杂志的艺术总监彼得·纳普(Peter Knapp)不期而遇,之后,保罗·罗维西开始涉足时尚业。24岁那年,保罗·罗维西离开意大利,前往巴黎,在担任劳伦斯·萨克曼(Lawrence Sachmann)助理的一年后,开始独立发展。

  事隔多年,当有人用“这些照片能够唤起你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像和罗维西童年时代的意大利天主教堂肖像画的回忆”来描述保罗·罗维西的作品时,保罗·罗维西并不知道那种“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像”的感觉从何而来,只有在他重新回到母亲的故乡,才能找到答案——“安静的街道、老教堂窗棂上透进来的光、光里的灰尘,一直是我熟悉的。”“儿时的很多印象都深刻在记忆中,照片采取简单的结构也可以归结于此。”

  与时尚疏离的气息

  “一分天才九分运气。”保罗·罗维西对自己成名之路的概括极其简约,“拍照片的灵感都围绕着自己的心情和感觉,但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还是要耐心些,要走很长的路。保持独创性、真诚和热忱非常重要。” 保罗·罗维西认真地补充着,双手下意识地交叉在一起。

  让保罗·罗维西的“运气”起了转机的事情是1980年他第一次参与了Christian Dior化妆品广告宣传活动。正好那年宝丽来推出8×10英寸的大画幅相机,大画幅相机迅速成就了保罗·罗维西的摄影风格。此后,他开始与Dunhill、Armani等国际一线品牌合作,在保罗·罗维西看来“时尚摄影的意义不止是跟名牌的合作,也是在表达价值观。”而在对待艺术家的价值观方面,他认为巴黎和纽约有很大差别,“纽约更商业一些,巴黎则比较注重摄影师的想法,很多品牌并不那么先锋,给摄影师的空间更大。”

  不工作的时候,保罗·罗维西喜欢旅行,旅途中拍摄一些户外场景或者日常生活中的景物。但他不喜欢不停地带着相机到处走,“和一些摄影师不同,我不害怕错过拍摄一张照片。我不喜欢把我的一生都花在看镜头上,我喜欢用我的眼睛去看,所以我每天只带我的相机出去几个小时。” 或许正是与他的拍摄对象交流的相互性,使他的作品褪去了镜头对被写体的侵入,而使纯洁简朴的美得以保存。

  回顾保罗·罗维西的那些被时尚业尊崇的作品,总是带着抹不掉的与时尚疏离气息,他说:“这样的印记必然是对过去经历的深刻记忆。”在像他这样的意大利人那里,父母亲的影响非常深。而早年,做医生的父亲并不赞同保罗·罗维西涉足时尚业,父亲期望他子承父业做医生。而现在身为6个孩子的父亲的保罗·罗维西对父母的良苦用心体会得更真切,他说:“白天做工作,晚上做6个孩子称职的父亲真的很难。”但又觉得“这样的生活结构很合适,因为摄影是运用抽象思维的工作,在抽象思维一天后回到现实的生活中确实是一种乐趣”。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19:13 , Processed in 0.142332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