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抓拍与摆拍的界线初探

2007-7-5 09:48| 发布者:| 查看:591| 评论:0|原作者:汪加干

  抓拍,是指在不干涉拍摄对象的情况下,抓取和拍摄其具有感染力的神态、表情、动作等“决定性瞬间”;摆拍,则要求被摄者按照摄影师的设想、意图而组成某种画面,做出某种姿势、神情慢慢拍,反复拍摄。有关新闻摄影的抓拍与摆拍历来是个有争论的敏感话题。笔者以为,从理论上讲,严格的新闻摄影应该是绝对抓拍的,来不得半点的人为虚假,但问题是,有时候抓拍和摆拍的界线较难界定。为此,本文试图通过具体事例在这方面作一些探讨。

  这个镜头该不该重拍?

  去年本市召开两会期间,浙江衢州市人大的一位企业家代表来到市区城南医院一间病房,向住院的一位农村病人献爱心,要把资助的6000元现金当面交给陪护的病人妻子。然而,面对照相机镜头,人大代表不想上前,表示扶贫帮困是应该的,无需露脸。笔者只能尊重其意愿,但心中已形成了以其胸前代表证为前景的拍摄方案,便事先请那位代表从隔着病床的位置递钱。在那一瞬间,笔者迅速蹲下身体抓拍了3张。然而,数码相机上显示,床上的病人睁大眼睛注视着镜头,是一幅有缺陷的照片。见笔者很遗憾,现场有人提议把递钱的过程“再来一次”,送钱的人大代表也表示同意。

  要不要重拍?这个题材原打算争取出好片,甚至指望日后能获个什么奖,而且,这次采访机会来之不易。原来,病人因肠道重症住院,刚动完手术就花完了所有的钱,一家人陷入了困境。笔者得知后,在紧张的两会报道间隙联系到3名企业家人大代表,他们愿意各向病人一家资助2000元。原讲好当天下午一起去看望病人的,但在会合地点只等到了其中的一位,还有两位都说有事来不了。其中的一位托人带了资助金,另一位则答应次日给钱,是笔者临时向几个朋友筹借了2000元才促成当日的好事。想到这些,对于要不要重拍笔者也曾有所犹豫,不过很快就决定不再重拍。后来,这幅照片仅获得了衢州市人大年度好新闻三等奖,对此笔者不仅没有遗憾,反倒有些许轻松感,因为,自以为没有违反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从理论上说,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新闻报道的任务就是要把这种事实告诉读者,这也就决定了新闻报道有着记录历史的性质。而无论是事实还是历史,都具有时间上的不可逆性。一个事实发生过了,就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一模一样的事实绝不可能重新发生一次。新闻摄影是以摄影的形式进行新闻报道,如果我们在事实发生的过程中没有拍摄到好片子,再去人为地“导演”其重新发生一次,这样的新闻摄影就有悖常理,是地道的摆拍。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其真实性就要受到质疑。因此,这个“镜头”不该重拍。

  先告之算不算摆拍?

  一次同仁们聚会,笔者带着欣慰的情绪把上述案例讲给大家听,满以为可以得到不少赞同,不料有人却认为,事先规定了人大代表的递钱位置即干涉了被拍摄对象,也是一种摆拍行为。对此,笔者接受不了,一时间发生了争执。事后,笔者静下心来寻找理论根据,于是得出了以下几点。首先,新闻事实的发生有可预见性和不可预见性之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有突然发生的事实,也有自然而然发生的事实,还有人为组织的活动(事实),尤其是在和平年代,后者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会占据不小的比例。例如坠机、火灾、地震等灾害是突发性事实,风和日丽的风景名胜地游人爆满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实,各种节日的庆典活动、外交活动、因政治需要而进行的宣传活动等等都属于人为组织或带有人为组织色彩的事实。显然,前者是不可预见的,后者是可以预见的,第二项则介于两者之间。

  其次,可预见性事实的发生程序可以人为地设计。要说上述这些都是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没有人会有异议,但也许有些人没想到,绝大多数人为组织或带有人为组织色彩的事实,其发生的程序,都是事先设计的,尤其是一些大型活动,还会在事先把程序打印成册,这也是保证活动能有条不紊开展所必须的。有程序就必然会对活动参与者的行动作出某种规定,而新闻事实的参与者都有可能成为新闻摄影镜头中的人物,所以,从特定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对被拍摄者进行了干涉。显然,这种干涉在这里是合理的。

  第三,对可预见性事实的抓拍同样能出佳绩。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去年8月10日笔者采访常山县农村的“民情沟通日”活动,见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大家先后从座位上站起来抢着要话筒发言,就选定农民把话筒“抢”到手的一瞬间连着抓拍,最终抓到一幅人物神态具有一定感染力的照片,先后获得了报社的“今日好稿”和“月度好稿”奖。

  所以,新闻摄影应该抓拍或者用特定的“摆”中有抓法完成。这样,抓拍和摆拍的界线也就清晰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7 22:00 , Processed in 0.209985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