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拼贴或者艺术

2007-7-19 09:57| 发布者:| 查看:539| 评论:0|来自:文汇报

    每当走进摄影师张宗眉的工作室,就会看见四周的墙上挂着一幅幅经过他肆意篡改、拼贴的照片。显然,张宗眉不是用摄影作品本身来表达这门艺术的独特之处。比如,作品的角度、聚焦、内在的呼应,等等。苏姗·桑塔格说:“照片不是一种观点,抑或是一种观点。”说得有些拗口,但正是说出了这门艺术有着作者的无法参与性。然而,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它好在哪里?我想,摄影师的视觉依然是它真正精彩的地方。
    
    除去张宗眉的人物和风景,他的照片大多属于二度创作,即用各种素材,将各不相同甚至是完全不相干的符号,拼贴成一个具有强烈视觉含义的作品。这使得他的作品常常有混乱的迹象。
    
    张宗眉是个勤奋的摄影师,我时常觉得他过于的勤奋,这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显然好坏参半。不停的创作艺术,会使得艺术家始终保持一种活力,但过多的投入也会失去心灵的沉淀。但在当今的年代,艺术家想要沉淀自己,恐怕连生存都艰难,尤其对张宗眉这样从外乡独自来上海的艺术家来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为了解决生计问题。
    
    在张宗眉的摄影作品中,很大一部分是对都市生存环境表达一种尖锐的批评,这或许是异乡人独具的慧眼。老实说,由于从小生活在上海,“只缘身在此山中”,对周围的环境多少已经视而不见了,什么地方在拆迁,什么地方又在造高楼,常常是我们这些原住民忽略的地方,而“躲进小楼成一统”或许是我们的通病,这也是我特别关注张宗眉所摄上海题材的原因。
    
    那些在风雨中破落的老建筑,像风烛残年的老人一般,无助,失败,它曾经在这个城市里是那么耀眼,如今,早已被挤压在城市的高楼下。工地上推土机的张牙舞爪,到处的残垣断壁,野草丛生,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某些东西注定是会失去的。浅薄的喧嚣、躁动,现在已成了主流的生活。而没有沉淀的内心生活是培养不出人的精神气质的。
    
    张宗眉非常喜欢用对比构图,让人觉得他的视觉带着强烈的侵入性。比如,高耸入云的金贸大厦和上海殖民时期坚固的西洋建筑的对比;陈旧破败的石库门老宅上轰鸣而过的飞机;摩天大楼下面拖着破烂的皮箱走来的外地民工。这种强烈对比的构图,激起人们对现实生活中被忽视部分的关注,这或许也就是苏姗·桑塔格所说的——抑或是一种观点。
    
    摄影提供了人们对于现实世界感性的理解,这是一般的艺术作品所不具备的优势。摄影是一个窗口,也是我们视觉的延伸,当人无法观察到周围更详细、更真实的世界的时候,摄影作品帮助了我们,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谎言,它无需更多文字的呐喊,只要一个画面,一个瞬间流过的片断便足以让人把握真实。
    
    在张宗眉的摄影作品中,最具艺术性的是那些有着诗的意境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有些类似中国传统的水墨画,由于摄影作品特殊的光的感觉,这些朦朦胧胧的作品仿佛毛玻璃上精灵的舞蹈。作为个人来说,或许一直从事诗歌和音乐,这使得我喜欢不加解释的艺术,喜欢不确定和没有明显的倾向性的作品,它是我们心中的幻觉,一种无法解释的美妙的韵律。
    
    在张宗眉的一幅《预言的叙事之二》的摄影作品中,石子、水、倒影的高楼构成了一幅奇妙的和谐的画面,而这一切都是天作之合,是巧遇的奇趣。在一个整体的画面中,所有的东西都自然地生存在一个平面上,没有分别,也没有高下,有的只是一种流动的韵律,它使我们的视觉感到柔和与温暖,而最美妙的是它有一种无需解释的愉悦,这是心灵世界中最纯美的时刻。[FS:PAGE]
    
    张宗眉的摄影涉及了很多不同的领域和风格,他游走于现实和梦想之间,既为生存而不停地挣扎,又为了艺术而矛盾和痛苦。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7 22:34 , Processed in 0.069805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