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影像收藏关注国际顶级艺术作品

2007-8-1 10:34| 发布者:| 查看:572| 评论:0|原作者:王诗瑶

    在今年华辰春拍中,国际知名摄影师的作品第一次规模性地进入了我国影像艺术收藏市场,上拍的21幅作品中,成交率达524%,成交额达5423万元。这些国际名家名作在中国成功拍出,在收藏市场激起波澜,也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开启了国际顶级作品之门。

    这几年,我国的藏家已经开始涉及国际收藏市场,但天价的国际顶级艺术品,常常让大多数收藏者望而却步。而刚刚起步的影像艺术收藏因其相对较低的价格,为收藏者提供了一个收藏国际顶级艺术品的机会。比如,此次华辰上拍的尤素福·卡什为温斯顿·丘吉尔拍摄的照片,为摄影师亲笔签名的原作,存世量极少,这幅影像收藏领域的珍品,成交额仅为22万元。

    不难发现,影像是中国最有条件去直接面对国际市场的艺术品收藏品种。“在我们开始组织2006年秋拍后,国外就有人士来跟我们联络,他们希望能够在中国的拍卖场上发现更多、更重要的中国影像作品,把它们推向国际市场。同时他们也希望把国际摄影大师的作品推荐到中国市场。”华辰拍卖董事长甘学军说。

    究其原因,影像艺术从器材使用到创作方法、基本的制作技术要求、欣赏习惯等等,都最接近无国界化;影像生产、创作和解读的国际标准也趋于统一。同时,由于影像艺术在创作理念、制作手法和技术规格等方面更具国际性,中外的影像艺术创作和鉴赏更容易沟通和融合。

    我国影像收藏市场的启动与国际基本同步,国际影像艺术市场在上世纪80年代启动之时,也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恢复之时,随后中国当代艺术品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价格上涨,也带动了我国影像作品的价格上涨。这两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在国际事务中影响力的扩大,“中国概念”越来越受到西方人的关注,出现了国际范围的中国影像艺术收藏热,收藏中国照片的人大量增加。这里不妨以老照片的收藏市场来说明问题。据中国老照片网创办人仝冰雪介绍,在上世纪70至80年代,欧美系统出版有关中国早期影像的书籍,引起了国际学术界对中国早期老照片的关注,欧美很多博物馆开始进行专门的中国老照片收藏,民间中国老照片收藏家也越来越多。在西方的拍卖会上,同时代、同样题材、同样品相的照片,中国题材一般是欧美照片的十倍价格,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摄影技术普及较晚,早期照片拍摄少、存世量少。比如在西方很普遍的银版照片,由于存世量大,一般就几十到几百美元一张,但去年巴黎拍卖了一批中国早期的银版照片,品相不太好,竟然卖到了两万多欧元。

    在国内,虽然老照片的收藏刚刚起步,但收藏者却在不断增加,很多有眼光的企业家加入进来,同时,各种民间摄影博物馆的筹办也给老照片的收藏加了一把火。近年来,老照片的人气更是一路飙升。于是,国际摄影大师的名作出现在中国的拍卖场上也就不难理解了。“华辰引入国际影像,让中国藏家了解国外影像市场,了解国际顶级影像藏品的价格,将为建立我国影像的价格指数提供很好的参照。”华辰影像部经理李欣说。

    与2006年秋拍相比较,2007年春拍的境外委托人和竞买人都有100%的增长,甚至出现了东南亚买家准备将所有低于万元的传统银盐收藏级制作的照片如数收入囊中的情况,这都证明了当今中国影像收藏市场的火热。用华辰拍卖董事长甘学军的话来说,“当其他的中国艺术品门类的拍卖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还不能直接面对国际市场的时候,影像艺术则依靠其与生俱来的特质后来居上,直接地面对国际市场。这是我国其他的艺术品拍卖门类无法涉足、无法操作的,这是影像拍卖直面国际市场的先天优势。”
来源:经济日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7 22:32 , Processed in 0.071785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