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革命年代的影像

2007-8-3 16:41| 发布者:| 查看:604| 评论:0

 

李 媚
    摄影与政治有着天然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当摄影直接作为意识形态的传播手段时,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更为彻底、直接。出于对理想与信仰的忠诚和热情,拍摄者与拍摄对象(英雄与领袖除外)完全以集群化的面貌呈现。影像,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与意识形态的视觉方式,呈现出空前的热情、力量与统一。这些影像充分体现出一种革命美学,以及由此创造的影像模式。
    在革命年代的影像中,政治与摄影、摄影与权利、被摄者与照相机、影像表述模式等等,都以一种极为鲜明的形态得到体现。革命影像让我们看到了当“看”进入一种完全政治化之后,摄影是怎样独特地显现着它那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几乎是人类文明史以来最具有颠覆性的。过去时代,谁怀疑过摄影的“真实”?又有什么比“真实”更具有说服力?
    革命年代的影像应当成为我们摄影史研究中的重要命题。
    王世龙、魏德忠、晓庄这些革命年代的老摄影家们拍摄于过去年代的照片,充分体现了这种革命影像的特质,体现了摄影家的单纯与热情。我们从中看到了一种精神力量对于摄影的控制与把握。看到了典型的革命影像的模式与规范。除此,影像对于一个时代的记录以及这种记录在历史文献中的价值,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在这个摄影家群体中,蒋少武的文革影像显得有些例外。这种例外与个人经历有关:当他对于突如其来的革命感到困惑不解时,一个新闻记者的职业习惯,指挥了他手中的相机,他把这种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矛盾,转化成文革影像的一部分,正是这些矛盾的印迹,丰富了那个时代的影像也使这些影像珍贵非常。

    面对遥远年代的照片,我常常感觉到一种神秘和不可抗拒的吸引,那是一种时空的神秘,是一种岁月与当下巨大的反差:历史与岁月重新展开,越过照片的表层,无比丰富、复杂——

本部分策展人:李媚 鲍昆

在天安门前见毛主席 翁乃强

在列车上宣传毛泽东思想 翁乃强

红卫兵在天安门前 蒋少武

我的同事在天安门前准备留影 蒋少武

“文攻武卫”中的“装甲”宣传车 蒋少武

文攻武卫战士奔赴武斗现场 蒋少武

插队落户在西藏山南地区的辽宁知青 蒋少武

千军万马上太行 魏德忠

女石匠 魏德忠

南京各派举行大联合誓师大会 晓庄

南京无线电厂工人集会 晓庄

南京水工仪器厂工人到报社报喜 晓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7 21:47 , Processed in 0.101263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