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类:拍体育必须先爱好体育 近年来,“亚洲风采”比赛体育摄影类的投稿照片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作品的质量也提高很快。本届比赛中。体育类获得了格外重视,因为它带有培养和锻炼体育摄影人才迎接北京奥运会召开的使命.为此在本届比赛的参赛分类中,特别把体育类分成 竞技体育摄影“和”“群众体育摄影”两个小类,前者主要为包括体育摄影记者在内的专业摄影工作者设立的。参赛照片的内容包括国内外重大的体育赛事;后者由于参赛内容主要是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以及迎奥运等一切与体育运动。全民健身有关的题材,因此参赛的范围就比较大,几手拿相机的影友都可以参加。 本次网络直播中,评委与影友互动问答活动的第二节是由体育类评委来做嘉宾的。来到网络直播区的本届比赛体育类评委有赵迎新(女),北京奥组委媒体运营部摄影处负责人: 赵彤杰,中国体育摄影学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体育报业集团图文中心主任; 李石营, <人民日报海外版)摄影美术部主任; 胡金喜 <北京青年报》摄影部主任 李锦河,天津《每日新报》摄影部主任。 体育摄影既是体育新闻的视觉载体,也是全民健身的图形记录。与其他摄影门类相比,体育摄影是广大影友以前参与得最少的门类 一般在赛场周围都是拿着“长枪短炮” 的职业摄影师。但是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到来,拍摄体育照片开始被广大影友重视。在增加“群众体育摄影”这一导向性分类之后,影友的体育摄影参赛作品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拍摄主题与多样化的拍摄方式。 拍体育必须先爱好体育 对于初次接触体育摄影的影友来说。通常会遇到第一个难题就是,体育摄影对于摄影师的技术要求有哪些不同?该做什么技术准备? 赵彤杰首先回答了这个问题:“大家不要把体育摄影特殊化。也就是说体育摄影的主语还是摄影两个字,它具备摄影的一切通性,体育两个字只是一个定语来形容摄影。所以我觉得只要能入门,各种体育门类的拍摄都可以去尝试,大家也不要把体育摄影想得很难.可能对于赛场 业余爱好者进去有一些难厦,但是在身边发生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可以成为影友很好的拍摄题材。这届比赛的群众体育摄影类里.有非常好的作品,比如有拍赛马、赛骆驼的,也有拍冬泳、长跑等项目的等。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好题材。所以影友不要把体育摄影特殊化。把它当作普通摄影来看.每个人都可以尝试去拍。 李锦河说:“从专业角度讲 出色的体育摄影师会长期从事一个项目的拍摄,能够精通这个领域。他对这一体育项目的理解(包括拍摄角度,方法等)与实践要比别人多得多。作为业余摄影爱好者来讲,如果喜欢拍体育 离不开对体育项目的理解。首先必须爱好体育项目,大量接受体育知识,观看体育比赛,这一点很重要。” 李石营说:“对于业余爱好者,应该选择一两个自己比较喜欢的项目,并且是能够进入赛场拍摄的项目,周而复始,反复拍摄。这是一个捷径,面面俱到是不可能拍好的。” 赵迎新说:“拍摄体育的基本功还是需要的,包括很基础的抓拍技巧,比如追随。对焦等。因为运动的东西,对焦还是比较困难的,尽管现在有自动对焦,有时候也不是全都能对上的.还有取景技巧,拍摄现场的杂乱是不是可以避免,如何运用背景、景深等技巧拍出好画面是必须认真掌握的。 有影友进一步问,一张合格的体育照片应该如何评价,而一张优秀的体育照片应该有哪些特点,怎样的体育照片能够获奖? [FS:PAGE] 赵彤杰说:“合格,如果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他自己看得过去就合格了,他自己喜欢就合格了,因为摄影毕竟是一种爱好,愉悦身心了就合格了。影友也可以把风光摄影作为爱好,也可以把体育摄影作为自己的爱好,自己满足了,那就合格了,这是最重要的。许多影友好不容易有一个爱好 没有必要为别人去创作, 自己愉悦就够了。但是对于摄影记者来说,合格的体育摄影照片,那就是另外一个概念了。首先得满足职业发稿的需要,其次不能有技术缺陷。要说优秀的体育摄影作品.我觉得该讲的有很多方面,我就说一条最重要、最简单的 你拍摄的一张照片别人从来没有见过,有视觉的停留,就是一幅优秀的体育摄影作品.所以大家拍照片的时候要记住。拍的照片只要是以前见过的就不要再拍了,你拍出来的作品最起码自己没见过的。” 胡金喜补充说道:“没见过的照片,就是有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的照片。这次评选的体育照片。我觉得缺乏内涵,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的照片比较多。总的说来,独特的视角。深刻的内涵以及摄影记者良好的综合素质,是优秀体育照片的基本条件。” 赵迎新从另外一个角度向影友建议:“对于影友来说,要拍出优秀的作品还是应从见过的好照片学起。大家可以回去看一些网站上的大赛获奖作品。经过很多评委投出来的作品,吸引了很多眼光,这张照片一定是优秀的。你去分析它优秀在哪儿 就可以从这些照片里学到很多东西。一张优秀的照片,从影像本身来讲,不管是体育的还是其他门类,一定要有视觉冲击力,同时画面望还要给观众一个寓意,至少要有这两方面的内容。有的时候,大家对优秀照片的理解会不同 但是这些基本概念是相同的。” 2008年,中国体育摄影师将面对国际挑战 离奥运会开幕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了,许多媒体的记者开始备战奥运会了。那么对于明年即将参加奥运会报道中国摄影师,我们的评委有什么建议绐他们呢? 作为奥组委官员的赵迎新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对于参加2008年奥运会的中国摄影师来讲。这次是在家门口作战,应该做非常充分的准备。这次和国外的摄影师同台竞技,我们有很多优势。在2008年.新华社作为国家奥林匹克摄影队。和国际奥林匹克摄影队享有同等的拍摄权利.中国摄影队在许多方面比较熟悉,运动员比较熟悉,场地也比较熟悉等。在2008年奥运会里,能不能拍出好的作品,能不能拍出比国际摄影师更好的照片,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奥运会的灯光。色温都是标准的,对于专业摄影师来讲.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了。但是在拍摄意识上,对于照片的理解上 独特的视角运用上,包括对突发事件的判断上等等,这些东西将是非常关键的 国内的体育摄影记者应该重视。” 胡金喜继续补充:“从媒体传播的角度来讲,摄影师得根据受众需要来拍摄,目前关注的就是奥运。比如目前北京进入了奥运备战年,观众对奥运的每一件事可能都会关心,这个时候爰好者也好,专业操影师也好,应该把相机对准的就是有关奥运方面的体育活动.从体育专业来讲,近期国际A级赛事在北京将有几十个。民间体育活动也非常丰富,拍摄机会非常好。” 对于一些工作在一线的职业体育摄影师来说,他们最想知道的是.当前中国体育摄影的创作与国外职业摄影师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 记者出身的赵迎新说:“我想这是一个很大的司题,因为牵扯到的范畴比较广泛。目前来看,中国体育摄影技术在不断的提高,这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器材提高。器材现在都是用数码相机。 国内专业摄影师用的器材和国外摄影师用的已没有什么区别。第二,这几年国际交流合作比较多,大家沟通也非常普遍,从拍摄意识上也逐渐趋于接近。因此,中国摄影师的水平在不断攀升,比如在华赛等国际比赛里,有一些国内的佳作获奖。” [FS:PAGE] 她继续说:“那么.差距在什么地方,国外有一些专业体育摄影师,他们会对于一个领域研究得特别深 抡得特别专。他们常会找一些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寓意。不同的环境和背景的东西加在体育拍摄当中,所以他们拍的照片意境比今天国内的要深得多。国内。尤其是年轻摄影师应该注意以什么样的视角来看待你去拍摄的体育项目,有什么样的思考和运用怎样的光线 背景等,人文的东西加在摄影语言里.能够让照片更耐看、价值更长久。” 多拍身边的活动,会出好照片 很多有影友都在问,业余摄影发烧友该如何参加奥运场馆比赛的拍摄? 赵迎新说:“所有入场证件都是由奥委会颁发的。我们叫注册摄影师。奥运会摄影名额是有限制的,一般是发给每个国家的奥委会,大通讯社是独立发这些证件的。因此 进奥运场馆拍摄的一般都是专业摄影师。对于业余摄影师来讲,要进场馆你可以去买观看比赛的看台票.一般对观众的要求是不准带专业长镜头的。但是带一般的小相机与短镜头,还是允许你在观众座位上拍摄的,这是一个机会.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包括外国记者。不但把奥运看成是竞技比赛,而且把它当作向世界展现中国的文化的活动 应该关注奥运对中国的影响。所以业余摄影者可以在场外拍一些相关的照片。在奥运期间。会有很多活动,也有很多游客来北京。我觉得在北京各个地方,包括场馆周围,都能拍到非常生动的照片。也许广大影友能抓住这些机会,拍出那些专业摄影师没有时间留意的很生动的照片。” 随着2008奥运的逐渐临近,群众体育不断被广大市民重视。有影友问,当前体育报道摄影师应该如何报道群众体育的风貌, 李石营说:“要拍群众体育 首先应该拍身边的东西。其次拍有特点的东西,比如地区特点、民族特点等。倒不一定非得拍追求竞技体育的项目。比如学校体育,我国有很多中小学年年都搞体育运动会,搞得也很隆重。大家都可以去拍。” 李锦河说:“我感觉影友还没有真正理解群众体育。不光是一些单位组织的比赛。就是你身边的一些活动,也应该是群众体育。多拍一些身边的体育活动,会出更好的照片。 网络投稿吸引更多影友参赛 本届“亚洲风采”比赛中,体育类作品首次开始接受网络投稿。评选时。评委用投影仪与计算机来翻看网络投稿的照片。那么网上影友投稿的作品和传统的照片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 赵彤杰说:“我觉得网络投稿和传统投稿从评审角度来看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呈现的方式不同,也仅仅是方式不同,而没有技术上。摄影上的特殊性。” 赵迎新说:“网络投稿更直接一点,大家投得比较踊跃一些,可以吸引更多的影友参加比赛,这是一种好形式。从整个质量来讲,两种方式投稿的作品基本上没有特别大的差别。但是网络还有一个问题,由于太容易投了,影友可能对自己的照片筛选不够严谨,给评委带来非常大的麻烦和困难,要做很长时间的筛选工作,所以大家在投稿时也要注意提高图片的质量。 胡金喜说:“影友应该力争把在网上投稿照片的各个指标做到最好最佳。” 胡金喜说:“影友应该力争把在网上投稿照片的各个指标做到最好最佳。” 今年,多了网络投稿方式与群众体育门类之后的体育类参赛作品与往年有何不同? 两次担当本项影赛多年评委的赵彤杰说:“我参加了去年的亚洲风采体育摄影评选,感觉今年的体育作品水平要高于去年,无论是参加竞技体育类的作品,还是群众体育类作品。” [FS:PAGE] 李锦河说 ·200s年,国内记者参加亚运会、世界杯等一些重大赛事的机会比较多,图片的整体水平相对来说是提高的。可以看出随着数码柜机的普及,群众参与摄影的积极性一年比一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