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组照片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归根到底是没有按常规出牌。最近几年,活跃在一线的中国摄影记者在影像的创新和表现手法上取得很大突破,一些照片的形式感很好,让人眼前一亮。但是,当这种容易克隆的表现手法人人都会时,就意味着读者对这种类型新闻图片视觉疲劳的开始,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更需要有内涵、有深度、有思想的新闻照片。因此,当摄影记者去一个现场拍摄之前就要做好功课,不是了解大概,而是要全面深入了解,不仅要了解新闻背景,还要了解对手会怎么处理这个新闻。有思想的摄影记者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用视觉传达多重意义 谁都希望出现在所有的重大事件现场,但这样的机会显然不多。既然这样,我们就该老老实实静下心,认认真真拍好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尽最大可能把日常报道做得既好看又有意义。 对日常发生的一些新闻事件,我们开始尝试从一个新鲜角度去拍摄报道,努力寻求突破,让作品有更大的市场,有更多的读者。 这两年,媒体开始关注留守儿童。去年暑假,《都市快报》摄影记者也去了车站,拍回来的图片很具冲击力:检票口密密麻麻的人流,为孩子占位置爬窗的家长……但这些照片都似曾相识,几乎是每年春运场面的复制。如果见报,显然吸引不了读者。图片被编辑果断“枪毙”。像这样年年发生的“四季歌”新闻,在摄影报道上能不能寻求新的突破呢? 笔者也去了火车站,转悠良久,发现了让人心里陡然一酸的画面。 杭州至重庆列车启动后,几乎所有车窗都伸出了一张张小脸,有很多小脸挂满了泪花。他们大多是暑假结束告别父母的留守儿童。许多家长眼含热泪,不停地重复一句话:“不哭不哭,明年再来……”。我拍到一张因离开父母而噘着小嘴强忍眼泪的女孩照片,把它登在了都市快报的头版,标题和文字是这样写的:“昨天下午送留守儿童回重庆的朋友请注意 如果看到有人在站台给你的孩子拍过照片请致电85100000 我们会把这张值得纪念的照片送给你”。 过10天就开学了,这几天杭州火车站候车厅满眼是孩子,很多都是留守儿童。一位来自重庆忠县的罗大伯带了八个孩子,这八个孩子中一个是自己的女儿,其他的七个孩子都是亲戚和老乡的孩子。大伯请了5天长假,负责护送孩子回家。工地现在正忙,如果请假时间太长,很快便有人顶替,大伯不想失去这份工作。火车到重庆需要两天时间,大伯只能在家停留一天就要赶回杭州工作。八个孩子手牵手,拉着大伯排队剪票。每个孩子都打扮得漂漂亮亮,有个小男孩手上还戴着一块很大的电子表,小脸上还挂着一副墨镜,样子很酷。 杭州至重庆的火车下午15点32分发车,火车启动前5分钟,站台上依然很拥挤,大多是买了站台票来送自己孩子的在杭务工人员。车站工作人员拼命吹哨子才让大家退后一小步,这时几乎所有车窗都露出了一张张小脸蛋,很多小脸上挂满了泪花。火车渐行渐远,许多家长还在挥手。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不停地按下快门。当时令人心头一酸的镜头实在很多,我只顾自己多拍些好镜头,没能留下大姐在杭州的工作地址。希望大姐能看到我拍的照片,给我们85100000打电话,我会把照片寄给你。昨天我在火车站还拍了许多留守儿童回家的图片,我会把这些图片放到博客(http://fuyongjun.blog.sohu.com)上。如果昨天你看到有人在站台上拍过你的孩子,请给我们来电,我会把孩子的照片送给你留作纪念。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8 13:03 , Processed in 0.096775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