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谈 谈 摄 影 创 作 激 情2

2007-9-17 10:30| 发布者:| 查看:501| 评论:0|来自:中国摄影家协会网互动

  三、摄影眼光 

      摄影创作中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眼光”,通俗而言也就是“悟性”。摄影艺术是一种平面表现,摄影者要学会利用摄影器材作为工具来熟练运用,表达自己的思想。摄影是视觉艺术,只有可视的形象才是摄影创作的唯一素材。眼光就显得格外重要,它不像文学语言那样可以综合表现抽象的感受,摄影作品是门很实在的艺术,它是由摄影者经过自己的意图取得(构架)由形、光、线、色的平面组合。这就是视觉要素上的形状、线条、结构、光影、色彩、质感、空间等各个方面。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常有这种体会,按下快门时激动不已,感觉特别好,但出来片子的效果却和想象中的差别很大。这种形象表现与现实感受的差距可能有多方面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摄影眼光不到位,审美判断能力及艺术素质上的欠缺。摄影要符合视觉要素,一些摄影者往往会忽略了用肉眼或在取景器里看到的景象与按下快门后通过设定了的光圈、速度、测光点的不同等系数形成的影相是不同的。这个过程就是创作者的眼光,这个眼光就是对摄影工具特征的深刻了解和熟练的运用。 
       摄影者必须训练自己的眼睛,我们的眼睛观察事物都要形成一种框架,也称为构图式观察。“观察的艺术就是摄影艺术”,这是加拿大摄影家弗里曼.帕特森论述的。对观察有两种理解:一是对拍摄对象的观察,二是对想拍什么的观察。我们有些朋友学习摄影观察能力较差。我说的是对想拍什么的观察。如有次“爱摄网”组织了一次人像创作,我发现有些参与者除了对几个模特左右拍外,对周围其他一切事物都不去观察。完全没有想去拍摄的意识。周边的荷塘、公园的人群、钓鱼者……是有很多可拍对象的。不是说今天拍人像就只观察模特,摄影者要学会有这种全面观察的意识。还有一些大学生热爱摄影,但他们谈起来总认为没有时间出去创作,也认为摄影创作就非要外出不可。其实只要你仔细观察,校园就是一块创作的园地。生活就在我们身边就是一个整体,不要以为只有背起相机踏上旅程才是深入生活。要把“火热的生活”与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体验结合起来。去年在师院讲课后,该校有的学生就开始在校园创作,前几天他们打电话告我说已经准备搞一个校园生活摄影展。观察生活的眼光是可锻炼成的,要善于总结经验,让自己炼就成一双摄影的眼睛。 
      科学发展给现在喜爱摄影的爱好者创造了优越的数码环境。初学者不要过早追求高档产品,2--3000元的相机就可满足摄影的要求,多拍、多抓、练头脑、练眼睛、练手脚,可以少花成本。数码相机没有舍不得按快门的概念。不像胶片时代我们初学时,按一下快门就意味着几角钱,那舍得呀!记得年青当工人时我厂铸钢车间主任只顾完成产量而不顾质量,钢水浪费严重,厂部批评他,他开车间大会时说了一句:没有产量哪来的质量!我当时认为这是什么逻辑?现在我感到用在摄影方面还有一些道理,不多拍怎么能拍出好质量呢?但我还是认为多拍是为练,练为提炼,要动脑筋会找出毛病才能有进步!我不赞成想出好片是从乱拍中得到,或抱着守株待兔拍摄的侥幸心理! 

  四、摄影手段 

      摄影手段也就是摄影者利用各种方法的一种表现形式,这里有拍摄方法、技巧、角度,制作过程、新技法、新工艺等,这些运用都是为了突破摄影的局限,让影片更有冲击力,当然更要有它的内涵。这也表现和拓展了摄影者的眼光。摄影手段有它的局限性但也有很大的可塑性。 
      同样的题材,同时一群人都在拍摄,这种情况会很多,一群人到一个地点或是一个模特围绕一圈人,这是最考验和锻炼摄影者的时候,你就要施展你的拍摄手段、眼光、用新的技法和完美的构图以及后期制作来脱颖而出。我们通常称这为打群架的拍摄方式,虽然大家都不愿意,但这确实能激发创作热情,锻炼摄影者的技能,学到不少的东西(观察人家怎么拍,现场请教比平时说教要深刻百倍)后期一起观摩时能找出差距,得以提高!,   [FS:PAGE]
      摄影手段有很多,它没有一个固定模式。抓、摆、偷拍、特写、广角、角度、色彩、清晰、模糊、变形、后期制作等等都为拍摄手段。只是每幅作用的应用不同罢了,视觉表现形式可多样,目的在于它的艺术性。它没有顶端终点,只有创造创新。  
这里我想重点讲下后期制作,大家通称后期制作是第二次创作,可见得它的重要性。摄影者一般都重视拍摄忽视制作,拍摄第一不可否认,有这样些人,一幅片子拍摄得不错,但片子出来地平线是歪的;有的胶片上的划痕、CCD上的脏点;不作剪裁;PS不到位等等都会使这张作品的成功大打折扣!说好听点叫毛糙,不好听点叫缺乏审美观,这样的人离一名摄影者还有距离。一张摄影作品的成功环环都重要!有些人你给他提出来他说都知道,但就是不做,这点要从开始就重视,养成好的拍摄习惯和严谨的作风。一张有内涵的照片不要轻易的放弃!居不知许多佳品都是通过第二次创作得来的!剪裁是二次创作的重要环节,要反复去斟酌,剪裁会出现异想不到的效果,甚至是多种效果!还有些所谓的虚片,模糊的,也不一定是废片,它可能具有强烈的动感。当然焦点不实是另回事,但也有有意虚焦达到另种意境的东西,这要有作者的思想,这种表达方式要能使观众接受。 
       综上所述:对一名摄影作者来说,他的思维、观察和想象都必须从摄影手段的特殊性出发,加上个人的审美追求相结合,通过摄影创作实践,在别人看来很一般的视觉感知能力中充分发挥一个摄影人的一种特殊的、专业性的视觉感知能力,形成“瞬间的敏感”和“摄影的眼光”,达到对摄影的完美追求。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12 01:15 , Processed in 0.143517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