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成语叫做“过犹不及”,这话颇有道理。从哲学角度而言,任何事物都有个度,若超过了这个度,事物就会产生质的变化;从量变到质变,性质就和原来不一样了。 如今数码摄影甚为普及,不少人都利用电脑photoshop软件来对数码照片做这样那样的修改,不管这照片是新闻摄影还是艺术摄影或者其他什么实用摄影。去年曾经有幅反映西安暴雨后积水的照片被国外媒体刊登,但积水被修改得好像洪水一般,之所以如此,据说是因为作者使用了“复制图章”修改积水中的垃圾而造成的。其实积水中有些垃圾就新闻照片而言很正常,完全没有必要做修改,这是过犹不及的一个典型例子。另外比较普遍的例子是在目前的出版物上,常常可以看到很多照片的颜色艳得令人眩目,这种照片不管是写实还是艺术,都与现实留给受众的印象差距很大,显然也犯了过犹不及的错误。还有些报纸为了填充版面需要,常常将各种照片不顾实际随意地拉长或压扁,这就更离谱了,因为照片的长宽比例只有通过剪裁才合适,将画面随意拉长或压扁,图中人物形象当然畸变如怪物,这是对读者不负责任的表现。 其实将数码照片做些夸张修改并不是困难的事情,也算不上什么技巧,因为作为电子文件,任何数码照片要改变颜色、提高饱和度等实在是易如反掌,而将照片拍摄或处理得与柯达彩色反转片那样逼真自然才是最难的,摄影者将力量用在这上面才比较合适。 在报刊上刊登的新闻或纪实类图片,无论是传统照片还是数码照片,它们共同的优势是逼真,是为了满足广大受众“眼见为实”的需要,如果在画面要素、色彩、画面形象比例等方面都大大离谱的话,那显然像漫画而不是照片了,因此对数码照片的修改要防止“过犹不及”。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12 00:48 , Processed in 0.069821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