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维持影楼经营曾卖房卖车,经过行业洗牌后又重新崛起 从影楼杂工起步 李恒的故乡在江西省九江市。1998年毕业后,学习广告设计的他前往浙江温州发展。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一家影楼里做美工。在这家不大的影楼里,从换服装到打灯光,李恒什么都做过。"只是除了化妆。说我是'美工',还不如'打杂'确切。"虽然拿着400元的工资仅能满足温饱,但李恒在这家影楼里得到了不少锻炼。 1999年,李恒来深圳看望朋友。玩了没几天,他就喜欢上了这座没有冬天、绿化很好的城市。于是,他决定以后留在深圳发展,立刻就跑到人才市场找工作。说来也巧,第二天他就在当时深圳最大的一家影楼找到了工作。岗位仍然是美工,待遇却涨到了800元。几个月之后,李恒的月薪涨到了1500元。 2万元开了第一家店 上世纪90年代末,艺术婚纱摄影还处于"胶片时代"。美工的工作就是照片后期处理工作,这对于有着很好美术功底和专业背景的李恒来说很容易。一个偶然的机会,店里的摄影师忙不过来,老板就让李恒暂时顶一下。没想到一套片子拍下来,客人不仅没有发现李恒是"业余"的,反而赞不绝口。老板一看,质量果真不错。 原来,细心的李恒早就有心做摄影师。上班时,他除了仔细观察店里摄影师的一举一动,业余时间还仔细学习钻研技术。这次来了机会,他自然很好地把握住了。 从打杂的美工,到摄影师,李恒的薪水涨了几倍。但他远没有就此满足。"2001年、2002年的时候,正是婚纱影楼生意的高峰。我感觉那个时候创业是最好的时机,也想挑战一下自己。"李恒说。 于是,李恒把自己工作几年攒下的1万多块钱都拿了出来,又向家里借了8000元钱,在华强北一个商场里租下50平方米的店面,自己亲自上阵当摄影师,再叫上六七个同学和同事帮忙。李恒的第一家店"艺典"摄影工作室就这么开张了。 非典时趁机扩张 总投资才2万多元,租下的是这么小的店面,又是藏在商场里的新店,李恒仔细考虑之后,为"艺典"采用了简单而有效的促销方法。首先,虽然自己更愿意拍婚纱这样的"大制作",但显然主攻年轻女性艺术写真更符合现实的条件;其次,为了招揽客人,他与商场里的商家签约,如果购买一定金额的商品,即可免费拍照,让商家以小花费为顾客换取利益的同时,也增加了自己的收入和人气。在李恒的经营下,很快小店就做到了盈利。 第一家店立住脚后,2002年,李恒又在宝安公明盘下一个280平方米的店面,做婚纱影楼。这家店的位置很好,员工也雇了20多名。由于市场定位准、时机把握也很好,开业没几个月,新店的客人就得排队预约才行了。 当年年内,李恒又接连在宝安西乡、坂田,甚至东莞开了3家影楼,员工总数也增加到七八十人。企业有了一定规模,牌子也打出了点儿名气。李恒又有了新想法。"店面虽然不少,但规模都不算大。要想求更大发展,必须做品牌,做形象店。" 李恒的想法还没来得及变为现实,2003年,非典来袭。这场人类和病毒的战争,让服务行业整体吃紧,不少小的影楼惨淡经营,甚至不得不转行或者干脆关门了。 是进是退?在李恒眼中,不进则退。他占了非典的"便宜",盘下了荔枝公园北面一家已经经营了好几年的影楼,然后又以低于非典前市场价格40%的价钱和房东签订了长期租约,随后,他又投入几十万元进行装修。 经风雨才能见彩虹 投入了100多万元,李恒终于把形象店开了起来。因为"艺典"主攻艺术照路线,而形象店主攻中高端婚纱市场,他特意给盘下的影楼取了新名"百年好合",打算日后整体转型后,再将各店名称统一起来。可这一次,市场没有等待他。[FS:PAGE] 原来,李恒利用非典攻城掠地扩张这步棋是占了便宜,但他对市场的适应周期估计不足。大店不像小店,经营成本低,形象容易树立,甚至只要做好附近社区的生意就能够生存了。大店稳定市场,至少需要一年的周期。可此时李恒手里的资金,全部投入到房租和装修里去了。一连几个月,"百年好合"入不敷出。 资金链吃紧,自己倒无所谓,可几十个员工需要养活啊!为了维持几家店面的运营,李恒卖掉了房子,不够;卖掉车,不够;他只好相继卖掉5家自己亲手建立、已经有了稳定客源的门店。 "那个时候真是该卖的、能卖的,都卖了。也有不少人劝我不要做了,这是个无底洞,但我就是看准了这个市场,一定会有发展,所以一直咬牙坚持了下来。" 果然,2005年之后,婚纱市场重新迎来曙光。经过行业的洗牌,坚持者笑到了最后。李恒把"百年好合"最终定位于专注于白领的中高端婚纱影楼,并以质量领先、服务一流、价格实惠为宗旨。 看着期望而至、满意而归的年轻伴侣们,李恒的脸上有了一丝笑容。 "但现在的成功不代表未来。"说这话时,李恒又把目标瞄准了高端的增值服务。"我们下一家门店正在筹备。新店将主攻高端市场,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李恒说。 人物档案 李恒,深圳一家婚纱摄影会所总经理。初见李恒,没有想到他如此年轻。然而,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他却有着同龄人少有的平静。他曾经拿着400元的月工资在影楼打杂,也曾在半年内连开3家门店,并把生意做到了东莞,然后,又看着5家门店在半年内接连被卖掉…… 洗尽铅华,沉淀的唯有成熟。 对话 记者:你好像特别注重品牌的建设? 李恒:品牌非常重要。每一个品牌我们都狠下功夫去经营。我们的高端品牌还会取不同的名字。因为它们针对的客户群体是不一样的,我们希望在名字上有所区别。 记者:你觉得婚纱摄影行业发展的趋势如何? 李恒:2003年以前,婚纱摄影行业非常好做。经历了2003年开始的三年低潮期后,市场逐步回暖。特别对于深圳来说,人口年轻、经济发达,现在已经迎来高速发展期。未来市场的赢家会是形象好、质量佳的品牌,各家争夺将集中在高端市场,而随着地价、人工等成本的增加,中低端市场的利润则会不断摊薄。 来源:中财网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12 18:44 , Processed in 0.106988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