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俄罗斯年轻艺术家安娜

2007-11-14 17:29| 发布者:| 查看:862| 评论:0

安娜是在南京经朋友介绍认识的好朋友,她在俄罗斯大学的专业是绘画,来到南京学习中国当代文学,虽然她第一次来南京,但她汉语水平令我敬佩。特别是写作的能力几乎让你感觉不到太多的错别字。我们曾经一起散步,一起谈文学艺术,她特别喜欢我拍的照片,多次邀请我给她拍些朴素的照片。这是我们在一起交流中所给她拍摄的一些随记。

   
     
      
   
  
   
附安娜的汉语文章摘录:
                  “Мой любимый китайский писатель. Юй Хуа.
      我很喜欢的中国作家有鲁迅、老舍、沈从文,但最喜欢的是余华。余华是20世纪中国先锋小说的代表、他被誉为“中国当代最有才华、最有成就的”作家。1960年,余华出生在浙江杭州。在他一岁时,他的父母离开杭州去了海盐,在海盐县生活了近30年。余华从小时候就开始喜欢文学了。中学毕业以后,余华在他父亲的按排下进了当地镇上的卫生院,当起了牙科医生。余华不太喜欢自己的工作。当牙医每天都要按时上下班,余华觉得十分压抑,于是业余搞起了创作,他几乎把搞创作当成了摆脱压抑心情的手段。熬了5年以后,余华放弃医生的工作,开始从事文学。如鱼得水的他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路。1984年,余华开始在文学杂志陆续发表小说。他的处女作品是《十八岁出门远行》,在文坛和读者之间引起很多的震撼和关注,并迅速成长为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
     余华的主要作品有《余华作品集》(三卷)、《许三观卖血记》、长篇小说《活着》、2005年下半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兄弟》等。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荷兰文、韩文、日文等在国外出版。长篇小说《活着》于1992年出版,1994年张艺谋将《活着》拍成电影。
     我想,现在能够使人一口气看下去的书并不多。《活着》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在这篇小说一个老年人在回忆自己的过去,向读者讲述自己遭遇。这个主人公叫富贵。他年青的时候是地主少爷,嗜好赌博,终于他赌输掉了全部财产。他毁掉了自己和家人一生的幸福。他因为年轻时犯了错误而终生不断地付出沉重的代价,死亡的阴影一直追随他的脚步,残暴地夺走每一个与他有缘的人的生命,毫不怜惜,毫不同情。他的妻子、儿子、女儿、孙子都死了。儿子有庆输血时被抽空而死,妻子家珍因为得了病而死,女儿凤霞生产时大出血而死,孙子苦根饿后吃得太多被撑死。只剩下他一个人。他深陷于孤独,只能与苦难为伴,他与自己的象征——那头叫富贵的老牛等待死亡的来临。我读这部小说的时候,每读一页,都让我止不住哭 ( 泪湿双眼 )。
     我觉得这部小说反映了中国的哲学概念。这部作品的题目«活着»在中国人的语言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这部小说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中国的一句成语: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量,它没有断。«活着»还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余华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的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作者怎么写这部小说呢?原来他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作家,他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12 20:11 , Processed in 0.068956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